要提升香港、台灣與少數民族的中國認同,大部分人相信「民主改革」的答案。
但內地著名史學家、華東師範大學教授許紀霖(圖)25日表示,目前對中國認同空洞主要來自政治制度尚未定型,但僅僅民主化並不能解決問題。而在民粹主義威脅下,內地民主化後,中國認同將可能出現更大危機。
許紀霖:制度共通難增認同感
許紀霖昨日在香港中文大學演講時指出,近期的台灣「太陽花運動」、昆明砍人事件甚至旺角內地小童便溺事件中,都反映出台灣、香港與少數民族對中國認同感不足。
有與會者指出,內地民主化即能解決認同感問題。
許以蘇格蘭醞釀從英國獨立的全民公投為例,指制度共通並不必然帶來共同認同。
他表示,民主化之後,中國認同問題「也許會更複雜」,原來被掩蓋的危機可能會爆發,迎來認同的真正危機。
他說,有自由主義學者提出,如果能實現民主,用聯邦制統一中國,就不存在民族、宗教、文化的問題,但這些學者無法回答,如何解決分裂和獨立的可能。
許主張更富彈性的認同政策,以憲法愛國主義為中心構建中國認同,但允許多元文化存在。
警惕「中華民族」宣揚大漢族主義
許紀霖也提出,要警惕「中華民族」宣傳背後所隱藏的大漢族中心主義。他說,「中國」這一符號背後相當空洞。
而國家認同最重要的是有各民族、各地區公民都能認同的核心價值和政治制度,而如今的中國民族主義因缺乏內涵,只能夠透過不斷製造內外敵人而找到自我,這樣的國家認同是虛幻和空洞的。明報記者 麥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