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微笑行動的醫療志願隊在5日內,於鄭州當地醫院為逾130名兔唇及裂顎童免費做手術,志願隊要在兩間手術室內「加牀」架起共7張手術台,高峰時要同時做7個手術。志願醫護來自世界各地,風格迥異,外國醫生會在做手術時播流行曲,內地醫生則全程嚴肅皺眉頭。
5日做逾130手術
本報記者直擊首日手術情况,一間手術室內放3張手術台,3名兔唇寶寶甫被抱上手術台便即接受全身麻醉昏睡過去。有別本港手術規格,嬰孩做手術時未有換上手術衣,仍舊穿着紙尿片外露的「開襠褲」,襪子脫下後只放在手術台上。
外國醫生播歌施刀
手術室內猶如「聯合國」,不同國籍的醫護合作亦要靠翻譯,每張手術台至少有七八人圍着,顯得擠迫,稍一不慎便誤撞儀器。外國醫生在手術中段忽來興致,播放You're Beautiful等流行曲,氣氛相對輕鬆,5步之外內地醫生的手術台,主刀醫生全程眉頭緊皺,不時與副手討論,如要更換較幼細的針線及手術刀等。
醫生為兔唇童麻醉後,會先用墨水畫上唇瓣的切割範圍,再快速用針線縫合傷口,較簡單的單側兔唇修補手術可45分鐘完成,雙側裂唇則要至少個半小時。手術後,封好傷口的兔唇寶寶醒後哭聲不絕,需留院至少一晚,有家長獲安排提早見孩子,亦忍不住落淚。
過去有參加志願隊的屯門醫院整形外科部顧問醫生蔡永基說,做手術時資源有限,如針線、儀器等也要志願隊自行張羅,同時做多個手術亦無可避免,由於各地手術用語不同,需花時間磨合,本港醫生熟悉英語及普通話,正好可做溝通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