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發表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一項新研究報告指稱,中國等亞洲國家的空氣污染導致太平洋中緯度的颱風威力更強大,降雨更多,其影響力甚至可能擴及全球,使得北美洲冬季的氣候更加詭譎多變。 研究人員使用「多層次」電腦模式,比較1850前工業時代、太平洋上空懸浮微粒污染很低的大氣與現在的大氣,證實來自亞洲的空氣污染進入太平洋上空後,與水分子結合,這些污染物導致太平洋上空形成的雲層更高、更厚,導致海平面溫度上升,提供氣旋形成所需的熱量。一般認為,懸浮微粒會導致地球溫度冷卻,其效果與全球暖化正好相反;但任何事物如果太多都不是好事。報告共同執筆人、德州農工大學氣象學教授張仁義說,懸浮微粒為雲層形成提供種子,如果種子提供太多,就會改變雲和風暴的模式。 王遠指出,太平洋風暴是影響全球氣候模式的一個主要因素,經過改變的太平洋風暴模式,可能與北半球中緯度地區(包括美國和加拿大)的不正常氣候有關連。張仁義也說,之前美國出現非常寒冷的冬天,很可能就是受到亞洲污染的影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