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1949年10月底爆發的金門戰役(台稱古寧頭戰役)是國共戰爭最後大戰役,解放軍雖在遼瀋、淮海及平津三大戰役中節節勝利,但第三野戰軍逾9,000官兵和船工,卻在進攻金門時全軍覆沒。清明節前夕,解放軍南京軍區前副司令王洪光中將撰文,呼籲在金門對面建立一座金門戰役紀念碑或烈士陵園,以紀念在這場解放軍「最徹底敗仗」中陣亡的逾4,000名官兵。 「最徹底敗仗」 9000員全失 目前為全國政協委員的王洪光4日在《環球時報》撰文指出,近日,在韓戰中犧牲的中國人民志願軍437具遺骸隆重遷回祖國安葬。去年,為了紀念在台灣喪生的1,000多名中共地下黨員,在北京西山建立了烈士紀念碑。不過,65年前的金門戰役好像被人們遺忘了。在戰役中犧牲和失蹤的全國2.5萬座軍人烈士紀念設施中,竟沒有一席之地。 王洪光指出,1949年10月24日至27日,解放軍發起解放金門戰役。渡海登島作戰的9,086名將士和船工全軍覆沒,其中3,000餘人陣亡,5,000餘人被俘,1,000餘人失蹤,無一返回,是解放軍戰史上「最為徹底的一場敗仗」,因而未能實現兩岸統一,成為中共幾代領導人的一塊心病。 王洪光建議,與台方協商,將金門島上戰死的解放軍遺骸遷回安葬。又指在金門當面建立一座金門戰役紀念碑或烈士陵園是非常有必要的,並列出了四大理由。首先,參戰的解放軍和船工獻出了生命;其次,警示祖國統一大業尚未完成;再次,迎回登島烈士遺骸,也有利於兩岸和解;四是,金門戰役的失敗教訓極其慘痛。 促迎回遺骸 毋忘統一大業 清明前夕,各地掀起了祭奠革命烈士的熱潮。中宣部、民政部及解放軍總政治部4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華北軍區烈士陵園舉行清明烈士公祭儀式,緬懷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而英勇犧牲的烈士,並向烈士紀念碑敬獻花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