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關愛基金兩度推出「學習訓練津貼」,為正在輪候資助學前康復服務的低收入家庭兒童提供每月2500元的資助。不過,有關注組織指出,資助僅限治療服務,無助有學障病徵但未接受評估的兒童,不少兒童更因評估期過長,延誤至6歲後才確診,過了學前階段卻難以受惠,促請政府增加專責教育心理家到校,及早辨別學障兒童。 關注綜援檢討聯盟「特殊學習需要 (SEN)權益會」成員盧浩元指出,現時家長若想為子女安排接受特殊學習需要評估,公營服務可選擇到衛生署或醫管局,但分別需排期半年至一年,以及一至兩年,而私營評估服務則相當昂貴,基層家庭無法負擔。 確診後已過資助期 促專家到校 梁先生的兒子今年5歲,就讀的幼稚園去年年中懷疑其子有語言障礙,轉介衛生署安排評估,等待7個月後,於今年2月始接受評估並確診,但因關愛基金最新一期「學習訓練津貼」已於今年1月截止,令梁先生無法為兒子申請資助。梁先生表示,公營治療服務排期至明年9月,而私營服務每節動輒千元,但他月入僅萬餘元,「根本付不起,擔心延誤影響兒子成長」。 盧浩元表示,截至去年,計劃惠及約2250人,但實際輪候學前康復服務的人數逾7500人,反映計劃未能全面有效支援有需要的兒童,促請政府增加人手,及早辨別學障兒童,亦應於全港18區增設支援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