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本港家長常用智能電子產品,令小孩愈來愈早接觸電子產品,有4歲多男童已有私人iPad,每日使用逾兩小時學英文、玩遊戲。伊利沙伯醫院青少年醫療中心臨H社工黃慧蘭說,智能電子產品集上網、社交、遊戲於一身,不斷為兒童及青年提供「新刺激」致易沉迷,有中一學生長時間玩智能手機而與父母大打出手報警收場,影響親子關係,她建議家長與子女協議使用時間,並鼓勵子女參與課外活動。 倡父母與子女協商使用時間 黃慧蘭表示,一般家長較容易控制幼童及小學生電子產品使用時間,但到中學後,不少學校會用手機應用程式WhatsApp與學生溝通,同學間亦會以此作學習交流,故較難控制使用情G。另部分個案涉及獨生子女,他們因缺乏玩伴而以電子產品作娛樂。她建議父母與子女協商使用時間。 多帶子女戶外望遠景 眼科專科醫生梁裕龍認為,現時不少家長都「機不離身」,令孩子仿效,因此家長應以身作則,在小朋友面前減少用手機及平板電腦,並應多帶孩子去戶外活動望遠景。 育有4歲多兒子的余太表示,其子約兩歲時隨父母接觸智能手機,至今有私人iPad,每日午飯及晚飯都會使用iPad學英文和看卡通,連同玩遊戲,每日使用逾兩小時。 余太坦言兒子吃飯沒有iPad「可能會喊」,但同時擔心兒子天生有散光,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會影響視力,故她不用上班時,會帶兒子「踢足球」或玩其他活動,減少接觸電子產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