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繼《爽報》後,由免費報改為收費報的《新晚報》昨起停刊,社長夏萍向員工稱至今虧蝕數千萬元,須重整業務,記者將調往同系旗下雜誌《領袖》,或繼續上班一個月,找到新工作後可免通知期即時離職。有員工不滿公司安排,到勞工處尋求助。勞工處表示暫未接獲《新晚報》員工提出申索。
員工﹕社長稱蝕數千萬
《新晚報》原屬《大公報》子報章,2012年6月由領袖傳播集團收購,並於8月20日以免費報方式復刊,至去年12月8日起改為於便利店發售,每份5元。
新晚報副總編輯鄧世傑表示,昨晨已做好當天報紙,惟夏萍中午返回公司,向全體員工表示已虧蝕數千萬元,宣布即日停刊,約30名員工受影響,包括編採、排版、市場部等。鄧說,資方經常拖糧,甚至超過7日法定限期,最嚴重一次於17日後才發薪,而且3月亦有人上門追討10多萬元租金。
他透露該報「一向好少廣告」,未知月底能否如期取回本月薪金。鄧又透露,夏萍表示與籌備中的《香港晨報》管理層關係良好,可為員工寫推薦信蟬過別枝。
涉30員工 有人求助勞處
有員工稱,雖然夏萍稱公司已清還租金,但員工仍擔心公司財政,有同事還未收到11月至今的申報車費,上周五更見到有人上報館盤點財物。
本報記者致電《新晚報》於香港及深圳的辦事處,香港的電話無人接聽,而深圳辦事處的職員說自己屬《領袖》雜誌員工,該辦公室與《新晚報》共用,「本來《新晚報》在這裏有記者站,但並未真實運作過」,因此(《新晚報》停刊)對我們並無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