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大部分克里米亞人都甚期望回歸俄羅斯懷抱,但若南奧塞梯是一個參考,當地人或許興奮得太早。 南奧塞梯(South Ossetia)當年的情G跟今日的克里米亞相仿。早自1992年,南奧塞梯就表決主張脫離格魯吉亞,歸入俄國,還曾為此游說俄國收納。然而,俄國一直沒有反應,直至2008年8月,才以維護國民、提供人道援助為名,出兵對決獲美國撐腰的格魯吉亞,並承認南奧塞梯為獨立國家。 當時,民眾都跟今天的克里米亞人一樣興奮雀躍,期望一切可逐步改善。當地執政者還夢想有朝一日會像摩納哥那樣,靠旅業撐起該地經濟。然而,俄國花了大量力氣游說下,只有另外4個國家承認其獨立地位,其中兩個還是人口不到1.5萬的太平洋小國。 俄方很快亦留意到,當地經濟乏善可陳﹕除了蘋果園,只靠通過隧道輸送毒品、偽鈔、假酒入俄境牟利。俄國提供的援助,也無助於經濟復蘇或修復昔日激戰破壞的樓房,首筆發放的5500萬美元援助中,只有140萬美元用於重建,估計有3300萬美元不知去向或被誤用。] 有匿名學者抱怨俄援助金湧入後,貪官們便開始建大屋、駕名車;民間物價卻在C升,一杯綠茶竟賣6美元。 卡內基莫斯科中心分析員馬拉申科(Aleksei Malashenko)稱,俄國承諾提供的援助僅得三成達標。他相信在處理克里米亞時,俄方官員也會為所遇難題而「大感震驚」,民眾的幸福感也隨之消失。 他說﹕「當然克里米亞不是南奧塞梯。不過,克里米亞的民眾、克里米亞的悲劇,將在一年間被(俄人)淡忘。」(紐約時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