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試從以下新聞案例,分析並歸納網絡言論的影響或作用:
(1) 內地負責監控網上言論的網絡輿情分析師又被稱為「網絡特工」,據報人數逾200萬,主要由政府宣傳部門等人員組成。他們蒐集網民觀點和態度,整理成報告再遞交決策者
(2) 澳洲著名女藝人Charlotte Dawson患抑鬱症多年,2012年加入推動反網絡欺凌運動後成被欺凌對象,網民言論針對其外表和私生活,包括「請你上吊自盡」和死亡恐嚇等,她於2014年自殺身亡
(3) 2012年12月,內地官方傳媒發表多篇文章批評網上欺詐、造謠、泄露私隱等「網絡亂象」,矛頭包括網上反腐浪潮。文章建議加強網絡監管,有學者認為當局是畏懼網絡反腐失控
(4) 2012年3月,網上流傳有人拐帶及殺死兩名香港小童,割走腎臟等器官運返內地,又指控香港警方隱瞞事件。警方發出嚴重聲明表示絕無此事,若證實有人蓄意在網上散佈謠言引起恐慌,會依法嚴肅處理
(5) 2011年8月英國倫敦騷亂中,不少人在社交網絡發布呼籲上街鬧事甚至搶掠殺警的煽動留言。兩名邀請fb朋友集合鬧事的青年,分別被控舉辦活動鼓勵及協助他人犯罪,各判囚4年
(6) 倫敦騷亂中,有不少假消息在網上流傳造成恐慌,但謠言傳得快也戳破得快,一來有賴網民互相監督,二來有賴傳媒及警方在社交網絡澄清,回答公眾疑問,平息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