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其他新聞
徵稿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細說詩語 ﹕對仗(一)

【明報專訊】欄目簡介:與你分享中文詩歌趣味之處,深入淺出,了解詩的優美

傳統格律詩講究平仄、對仗(對偶)、押韻,後人稱為「詩中三昧」。我們若能通曉三昧的甘苦,便可以創作及欣賞詩歌了。

對稱審美觀 先秦已有

早前我們已談平仄,接茼A談對仗。對仗,即對偶、對稱。為什麼詩句要對仗?對仗是一種詩歌審美觀。對仗之謂美,乃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審美觀。造化萬物,多兩兩成雙,對稱齊整,如我們的手腳眼耳,均成雙成對,大小形狀亦是齊整對稱。古人早已把這種對稱的審美觀引入詩文之中,如遠古三代的民歌《擊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帝力於我何有哉。」前四句,對偶自然。又如《詩經》(〈鄭風.子衿〉)「青青子矜,悠悠我心」、《楚辭》(〈九章.涉江〉)「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同光」等,亦是耳熟能詳的對偶句。像這種對偶句在先秦兩漢詩文中屢見不鮮,只是當時尚未有具體的平仄概念,僅追求對稱而已。直至六朝齊梁時期,隨茈|聲的發現,文人才開始創作一些具平仄、詞性對仗的詩歌。

到了唐初,格律詩譜式形成,其中五律、七律詩中間四句必須對仗,才符合格律。如杜甫〈登樓〉(七律)云:(○=平 ●=仄)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 ●●○○●●○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

●●○○○●● ○○●●●○○

可憐後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甫吟。

律詩中間四句必須對仗

此詩按七律譜式要求,中間四句對仗工整,而第一、第二句及第七、第八句,則不需要對仗。怎樣對仗?對仗要求上下句用字、詞性必須相同,平仄必須相對。如第三、第四句,錦江、玉壘均為地名,又是名詞,可以對;春色、浮雲,詞組相同(形容詞+名詞),可以對;來、變,俱為動詞,亦對;天地、古今,均為名詞,對得好。至於平仄方面,除了錦、春二字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原則可平可仄外,其他均諧協相對。又第五、第六句,更是標準的對仗句法,工整自然。再舉一例,如王維〈山居秋暝〉(五律)云: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 ○○●●○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 ○●●○○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此詩也依格律,中間四句對得很靈動自然。如第三、第四句,明月、清泉,詞組相同(形容詞+名詞);松、石,名詞對;間、上,方位字對;照、流,動詞對。平仄方面,「明」字依「一三五不論」原則,應仄而用平,仍合格律,其他均鏗鏘諧協。因此格律詩的中間四句工整,是作者創作心思精華所在,我們欣賞時必須加倍留意。

文: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高級講師程中山

 
 
今日相關新聞
細說詩語 ﹕對仗(一)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