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表示,現時公屋輪候冊上約有23萬人,但數字「有水分」,當局正研究是否定期審查單身輪候者的入息和資產,減少不合資格的輪候人,並調整計分制,令35歲或以上單身人士更快上樓。對於高學歷的人買不到私樓,他認為是樓市結構問題,政府需要重建「房屋階梯」,穩定樓價和供應,令有能力向上流動的年輕人轉向居屋和私樓市場。 指輪候冊人數有水分 現時公屋輪候冊上約有23萬個申請,截至去年6月底,當中逾7.1萬名是35歲以下單身申請人,其中47%具備大專或以上學歷。運輸及房屋局長張炳良接受無邦q視《講清講楚》訪問時表示,申請數字有一定水分,「差不多夠年齡的年輕人都會排隊,當中是否輪到他時,未必符合資格?」 張炳良說,房署正探討調整公屋計分制,研究45歲以上申請人獲額外加分,再逐步擴展至35歲或以上申請者,並定期審查單身輪候者的入息和資產,減少不合資格的輪候人。 研45歲以上額外加分 至於學歷因素應否加入計分制,張炳良說會考慮,「讀完大學出來,照道理他不需要依賴政府資助的房屋,如果他的收入應付不到私人樓市,這的確有結構問題。」 另外,一名公屋居民於2012年填寫入息申報表時,故意隱瞞擁有一個住宅物業的業權及其相關收入,去年12月在東區裁判法院被裁定罪名成立,被判罰款3.5萬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