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台灣的機場、台鐵站及快餐店等公廁提供的洗手液,近日經檢測發現,竟含有大量細菌、綠膿桿菌和大腸桿菌。台灣媒體炮轟用公廁的洗手液洗手會「愈洗愈髒」,事件令不少民眾感到恐慌。消基會指摘政府未有制訂有效監管,讓民眾暴露在遭細菌感染的風險中。 全台的快餐店、高鐵站、機場及百貨公司等20個據點的公廁洗手液,日前被抽樣檢驗,結果發現有一半的樣本細菌數量都超標。其中台鐵台中站女廁內的洗手液細菌數高達3000多萬,超標逾3萬倍;台灣松山機場的女廁洗手液驗出有綠膿桿菌;摩斯漢堡台北市分店的廁所洗手液亦檢出大腸桿菌。 有民眾認為在公廁洗手後吃東西等於把細菌吃下肚,十分危險;有遊客亦稱以後到台灣不敢再用當地公廁的洗手液。醫生指綠膿桿菌若隨食物進入體內,可能令抵抗力較差的人染上敗血症;而使用含大腸桿菌的洗手液洗手,亦會增加腸胃道感染的風險。 消基會和專家指,政府要求民眾勤洗手以遠離流感,卻未制訂公廁洗手液規範,使民眾在公廁洗手時反遭感染。 部分涉事業者回應稱,採購洗手液時已確認商品符合規定,不可能含菌;民航局則承認從未對機場廁所的洗手液作細菌檢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