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年無論新市鎮擴展或市區重建,步伐皆愈來愈急,城媊倦類茠漱H情小故事卻在加快消失。建築師羅健中為免社會遺忘這些人情味,去年底自資出版網上雜誌《城市日記》,找來傳媒人黎穎詩,走訪及紀錄一個又一個在都市下形形色色的「普通人」,記下有機農民、受重建影響的店主和醉心傳統技藝等人物的點滴,探討城市可持續發展,留住市井憶記。
探討城市可持續發展
建築師樓The Oval Partnership老闆羅健中,今年初曾在觀塘天橋底策劃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香港回應展,回顧九龍東的發展變遷。他近年接觸社區愈多,感到透過與人「對談」分享,對探討本港城市發展有重要作用,故去年底他出資籌辦網上雜誌《城市日記》,找來認識多年的前資深記者黎穎詩(Chloe)負責編採,以月刊形式發掘一個個都市人的故事,探討他們如何為本港可持續發展默默耕耘,圖文片段並茂。
記錄平凡人的不平凡故事
受訪的對象中,有人毅然放棄金融業高薪厚職、當上全職有機農夫,也有堅守大坑舞火龍這傳統技藝的總指揮,和新界東北視覺藝術展的攝影師等。即將上載的最新一期,就有製作薑餅材料的有機農民和土作坊負責人。黎穎詩說,受訪者的共通點都是「好普通的普通人」,「但佢]做洠銋磠矕雲q,實踐到可持續生活鼤z念」。
出身港聞記者,到現在成為《城市日記》作者,工作同樣是採訪,惟黎穎詩稱,以往訪問多從第三身角度出發,現在更像是在日記發表個人感受。而每次訪談時,受訪者總會被問及最喜愛和最討厭香港的一面,以及如何令香港成為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城市。
藍屋辦展覽 盼輯錄成書
《城市日記》現已出版了13期,即日至明年1月31日會在灣仔藍屋舉行「社區營造」展覽,讓更多人認識這些受訪者的不平凡故事。
羅健中表示,縱使市民可透過政策等各種形式獲取福利支援,「但如何令往後生活變得更豐盛和有意思,城市發展便不能忽視」。
《城市日記》已記下不少「普通人」的生活,他認為這足可代表香港的未來,「從他們的故事可反映,社會原來可以這樣發展,對我來說這是(出版網上雜誌)最有價值的地方,畀我睇到原來香港真係有呢齯H,希望將來有更多這類人」。他計劃至少出版至明年底,屆時會將所有故事輯錄成書,再檢討成效。
明報記者 余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