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Google執行主席Eric Schmidt旋風式訪港,昨現身中文大學鼓勵年輕人創業,他認為亞洲的科技發展,及亞洲人重視、支持家人的文化,有利於青年人創業,惟亞洲文化同時令他們不想成為與眾不同的人。但他提醒,若想獲得成功,需要改變及突破,做別人做不到的事。他又建議,在資源有限的情况下,創業者應為每階段定下不同目標,逐步將其發展完善。
Google昨宣布與中大合作推行創業培訓計劃,為年輕創業家及大學生提供為期一年的培訓,其間有導師幫助他們,同時將凝聚創業者,協助他們克服初期的困難,包括昂貴租金等。
一年培訓凝聚創業者
Eric昨親臨中大演講,與4名大學生及創業者對話,鼓勵年輕人創業,他認為現時創辦公司成本低廉,且香港互聯網發展速度快,還擁有內地所欠缺的自由網絡,令一切變得可能。
無心插柳發展出Google地圖
Eric回憶說,Google地圖的雛形是由澳洲一對兄弟發明,2004年Google從他們手中買下地圖時,只覺得很有趣,但對之後的發展、最終產品毫無概念,其後逐漸向外界租借衛星、用飛機航拍等,令地圖可提供衛星圖片及高解像度的地面圖等。Eric說當年從未想過Google地圖可以發展到今日的地步,他的經驗是,只要一步步發展腦中的想法,最後成果往往能給人驚喜。
有年輕創業者指科技給人帶來便利,但也令人變得孤獨及懶惰,Eric笑言﹕「至少中國人不會變懶,美國人則有可能。」他表示科技的確令人的行為發生轉變,但並非變得懶惰,只因工業社會高度發展,公司結構與每日工作消磨了年輕人的熱情,令他們沉溺於某些東西。他指自己幼時亦曾沉迷電視被父母責罵,故相信現在的年輕人也可以「戰勝」facebook、twitter等。
叫年輕人「戰勝」fb twitter
Eric曾是Novell公司總裁,他於2001加入Google任董事長兼行政總裁,在兩年時間中將公司規模發展壯大,員工數目由200人上升至千餘人,前年Eric卸任行政總裁,擔任執行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