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聯辦統戰工作涉足教育界。本報發現,中聯辦透過介入多個校長聯會舉辦各類廉價內地交流團、旅行團等接觸校長,以圖改善學界對中聯辦的印象。不單如此,有曾參加校長會的校長透露,中聯辦官員除為校長聯會找贊助、協助安排內地團,更會出席執委會參與討論,甚至直接邀約個別校長見面。
本港有3個校長聯會與中聯辦關係密切,分別是九龍地域校長聯會、香港島校長聯會及新界校長會,3校長會於2002至2006年間分別成立。各區校長、退休校長只需繳交一筆過100至300元的會費即可入會,並可參加各類型聯會舉辦的廉價交流團、講座、參觀等。
葉建源:教育團體應獨立
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稱,教育團體應盡量專業、獨立,政治上應不偏不倚,又認為中聯辦應透過正常渠道與各界接觸,而非集中只與一小撮團體聯絡。九龍地域校長聯會主席莫仲輝、香港島校長聯會主席羅世光解釋,地域聯會與一般校長會不同,會較專注與社區合作,因此邀請中聯辦官員、教育局官員及社區人士擔任顧問,強調該會不是染紅,不涉政治。
港九校長聯會否認染紅
二人同時指出,由於兩會不時舉辦內地交流活動,需透過中聯辦協助與內地機構聯絡。莫仲輝稱,會按活動需要邀請中聯辦官員出席會議商討安排。新界校長會主席郭志雄表示不回應查詢。
當校長會顧問出席會議
有中學校長指出,3個校長聯會與津貼中學校長會、中學校長會或其他地區校長會不同,均有中聯辦官員擔任顧問。「試過有中聯辦官員於聯會晚宴上發言時,提醒與會校長應鼓勵學生多認識國家,若學校有意回內地交流可與中聯辦聯絡,似暗示學校應加強國民教育」。
以新界校長會為例,中聯辦新界工作部長劉林、副部長張肖鷹分別任該會榮譽贊助人及名譽贊助人,新界工作部宣教處長區劍偉任會務顧問。香港島校長聯會邀港島工作部長吳仰偉任顧問,九龍地域校長聯會亦有邀中聯辦官員任顧問。
該校長估計,中聯辦希望藉此接觸校長「收風」:「特別是去年國教風波後,3個校長聯會今年舉辦更多廉價學生交流團、國情講座,希望改變學生對國家印象,但我擔心交流團太洗腦,索性丟掉報名表不讓學生參加。」
中聯辦還會直接介入3個校長會事務,甚至派員出席校長會的會議。有曾任其中一個校長聯會執委會委員的校長透露,該聯會約每兩個月開會一次,中聯辦官員經常出席會議:「開會通常是討論各類型活動的安排,而活動幾乎是中聯辦一手包辦,出席中聯辦官員會發言表達意見,以及交代活動安排。」
遊特別景點 與領導人合照
他續稱,中聯辦協辦的交流團除了價錢廉宜,校長亦有機會參觀普通旅行團無法前往的景點,以至拜訪內地不同機構、接觸各級官員,因此吸引不少校長參加活動,滿足個人虛榮。他說:「參加者回港後可向他人炫耀自己曾到某特別景點,或曾與某國家級領導人合照,亦有助校長擴闊內地人脈。」
出席活動拓人脈影響力
中聯辦官員亦會透過出席活動擴闊人脈,增加中聯辦對教學界的影響力。有校長舉例,中聯辦官員透過校長會認識一批資深校長後,在他們安排及影響下,每年均獲邀出席地區校長會的活動,以至部分學校的畢業禮,進一步增加影響力。
另有某校長會員透露,入會初期曾應邀出席中聯辦飯局,「飯局有兩名中聯辦官員出席,主要是以閒話家常為主,估計對方希望先博取校長好感,待日後視情况再作部署」。
3名受訪校長均認為,由中聯辦協辦內地交流團實無可厚非,因這類交流團安排較佳,確有助參加者增廣見聞,但中聯辦不應直接介入校長聯會事務。其中一名校長指出:「校長組織是希望讓不同校長互相合作、聯誼,是專業團體之一,而非作中聯辦統戰的工具、平台。」
明報記者 蕭輝浩 周展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