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新聞網海外版-加西版(溫哥華) - Canada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圖片
環諮會昨開會討論新界東北發展計劃的環評報告,百多名受發展項目影響的村民到場請願,部分示威者穿著青蛙及貓頭鷹造型的衣服,象徵新界東北物種豐富,必須保護。(尹錦恩攝)
放大
 

其他新聞
陳茂波網誌論郊野公園
規劃師﹕填海「造地」更易
議員﹕應先收回閒置農地
700口岸健康助理 百人離職
增較廉外判工 衛署:靈活調配
[顯示全部題目]

[昔日明報]

 
港聞 [昔日明報]
 東北環評獲有條件接納

【明報專訊】環境諮詢委員會昨有條件接納新界東北發展的環評報告,令東北發展先過「第一關」,不過環諮會要求政府先完成4項條件,包括遷移稀有魚類「高體鰟鮍」、設立鷺鳥林、處理古洞北含砷(砒霜)泥土及做好植樹補償,否則不能動工。政府將增加保育多一個天然河曲,建屋數目因而減少770個單位。

4條件包括遷稀有魚設鷺林

古洞北發展關注組表示不接受環諮會決定,批評環評報告不合格,未有評估發展對村民的影響。環諮會委員、浸大生物系教授黃煥忠承認環評條例實施多年,是時候檢討環諮會職能,例如仿效外國加設社會評估,以追上時代步伐。

東北發展的環評報告,上月未獲環諮會環評小組通過,昨召開大會,再邀請土木工程署及顧問公司代表接受委員質詢。委員主要圍繞多個範疇,包括工程對稀有魚類、鷺鳥林等影響,泥土含砷及樹木保育等,要求當局提供更多資料。

政府代表昨表示願意透過修改項目,減少對環境及生態的影響,例如保育天然河曲數目由1個增至2個,令建屋數目減少7幢共770個單位,另外3個河曲則無法保留,河流內出沒的淡水魚「高體鰟鮍」會被遷移至附近的塱原生態公園;政府又建議於其中一個獲保育的河曲內建立人工鷺鳥林,供因興建粉嶺繞道而遭「逼遷」的鷺鳥棲息。

關注組:忽略對村民影響

委員又關注發展範圍內含砷泥土量太多,達100萬立方米,部分濃度甚高,憂損市民健康,批評環評粗疏。但政府代表強調有能力處理含砷泥土,不會影響市民健康。

受發展影響的百多名村民及關注團體代表,昨趁環諮會開會到場外示威,指報告無提及農地及生態關係,要求環諮會否決報告,又要求改革環評制度,考慮發展計劃對居民的影響。環諮會昨在供公眾旁聽的部分,首度以廣東話進行,昨晚環諮會會議完結,主席林群聲主動向在門外留守的十多名村民代表交代委員會決定,指委員會只可從環境影響角度審議項目,但會議仍容許委員就關注項目發表意見,例如復耕安排。

 
 
今日相關新聞
東北環評獲有條件接納
[顯示全部題目]

 
廣告 advertisement
 
 

 
廣告 advertisement
2017地產展望 2017理財特刊1&2 健康生活181
 
 
 
主頁 ,  聘請 , 招租 ,
商業招租  ,  出讓  ,  補習  , 
招生  ,  各類服務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