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6.18
    星期二

路透新聞學研究機構:網媒平台「碎片化」 受眾憂AI製內容

[2024.06.18] 發表
圖為墨西哥城一名男子本月初在街頭閱讀報章。調查指出,近年讀者趨向透過網上平台獲取新聞,令傳統媒體面臨挑戰。(法新社)

路透新聞學研究機構(RISJ)周一(17日)發布《2024數碼新聞報告》,指facebook和YouTube壟斷數碼新聞傳播的時代已過去,網上新聞平台變得「碎片化」。該全球大型調查亦發現影片新聞漸受歡迎,與此同時到訪傳媒網站接收新聞的受訪者持續下跌,另外大部分人對網絡假新聞內容感到擔憂,並對人工智能(AI)產生的新聞感到不安,這為已經努力吸引受眾的新聞機構帶來新挑戰。

該報告由RISJ和英國牛津大學聯合委託國際民調機構YouGov,今年1月至2月訪問全球47個國家和地區共94,943名受訪者,發現去年用fb獲取新聞的民眾,比前年下降4個百分點,但仍是主要的新聞傳播網絡平台。另一方面,有6個網絡平台獲超過10%受訪者用以接收新聞,對比10年前只有兩個平台能收穫該受眾比例,其中有31%受訪者近期每周用YouTube接觸新聞,21%用WhatsApp。另有13%受訪者使用TikTok,這是該平台首次超越Twitter(現名X,有10%受訪者使用)。

報告指出,跟上述新趨勢有關的是影片日益成為網上新聞的重要來源,特別受年輕人歡迎。整體上,66%受訪者每周觀看新聞短片;有51%觀看較長的新聞影片。72%的新聞影片經第三方網絡平台觀看,僅有22%由發布者的網頁直接收看。

民眾亦多用社交媒體、搜尋或大型網站獲取新聞,而非到訪新聞機構網站。縱觀整體市場,只有22%受訪者視新聞機構網站或應用程式為網上新聞主要來源,比2018年少10個百分點。亦有愈來愈多YouTube和TikTok用戶從影片平台的網上評論員、新聞創作者,以至網紅獲取新聞。而在fb和X用戶仍主要接觸傳統新聞機構和記者。在20個較富有國家及地區的調查中,只有17%受訪者表示去年有付費獲取網上新聞。

報告主要作者、RISJ高級研究員紐曼(Nic Newman)指出,調查結果顯示新聞機構需在跟受眾建立直接關係的同時,亦應利用網絡平台與年輕人等較難接觸的受眾取得聯繫。他又表示,消費者選擇影片新聞因為其容易使用,並提供多種相關且具吸引的內容,但傳統新聞機構仍被文字文化所束縛,難以改變報道模式。

報告亦研究分析其他多個網絡新聞趨勢和議題,重點關注生成式AI為新聞機構帶來的挑戰,去年有59%受訪者表示關切網上新聞的真假,比前年上升3個百分點;報告亦發現公眾廣泛質疑由AI產生新聞,特別是報道政治或戰爭等「硬性新聞」,其中52%美國受訪者,以及63%英國受訪者表示對主要由AI編撰的新聞感到不安。報告同時指出,民眾對利用AI處理謄錄和翻譯等新聞支援工作相對較放心。

(路透社/BBC)

更多國際要聞
美吸走全球逾三成跨境投資
雖然全球出現「去美元化」的聲浪,但彭博社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取得的分析數據卻顯示,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美國吸走全球近三分之一的跨境投... 詳情
美加日菲南海聯合軍演
美國、菲律賓、加拿大和日本在南海的菲律賓專屬經濟區舉行聯合演習(上圖)。這次演習稱為「第二屆海上合作活動」,由周日至周一舉行,參與的包括美國... 詳情
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指,成員國需要為北京助長俄烏戰爭讓北京付出代價。 斯托爾滕貝格(Jens Stoltenberg)昨日訪問美國在...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