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率維持3.2% 輸勞行業、IT、建造錄升幅
【明報專訊】本港最新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分別維持3.2%及1.1%水平,部分行業失業率升幅相對明顯,包括資訊及通訊、建造業、零售業、餐飲服務業等。有議員稱部分失業率升幅較明顯的行業均有輸入外勞,促政府檢視輸入勞工政策並即時調整;有經濟學者則稱中美貿易戰下,各行業經營者會憂慮前景,或提前裁減人手壓低成本,預計下期失業率會輕微上升。
統計處昨公布,今年1月至3月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分別維持3.2%及1.1%。最新失業人數為12.28萬,較去年12月至今年2月增加約1.11萬;同期就業不足人數增加約2000,升至4.27萬。最新總就業人數為369.27萬,較上一次減少約1.68萬。
今年1月至3月期間,各行業失業率與上一個3個月期間相比變動不一,部分行業升幅相對明顯,包括郵政及速遞活動、建造業及零售業的最新失業率分別2.9%、5%及4.3%,均較上次上升0.4個百分點;餐飲服務業失業率也上升0.3個百分點至5.3%。
議員籲檢視輸勞政策即時調整
勞聯勞工界議員周小松表示,建造業、餐飲服務業及零售業均有輸入外勞,最新失業率升幅明顯,促政府重視數據檢視輸勞政策並即時調整,特別是餐飲服務業於補充勞工優化計劃獲批輸入2.3萬名外勞,衝擊本地就業,加上當前經濟環境不理想,當局應先暫停相關行業輸入外勞。
孫玉菡:整體低水平 內地增長料提供支持
勞福局長孫玉菡稱,整體失業率繼續處低水平,惟貿易摩擦加劇,增加外部環境不確定,可能影響部分行業招聘意欲,不過內地經濟繼續增長,加上特區政府有促進經濟增長和支持企業的措施,預計會為勞工需求提供支持。
經濟學者李兆波表示,香港市道差加上市民北上消費,本地零售及餐飲業經營仍困難,失業率上升屬預期內。受中美貿易戰影響,各行業經營者也憂慮前景,可能提前裁減人手壓低成本,加上股市動盪,市民花費趨謹慎也影響各行業經營,他預計下期失業率會輕微上升,失業人數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