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影響出口」 越印設廠港商:合約列明客戶負責關稅
【明報專訊】美國暫緩對華以外大部分國家「對等關稅」90日,在越南及印尼均設廠專營美國訂單的「中華商務聯合印刷(香港)有限公司」,其董事總經理梁兆賢稱,由於主要產品會以船上交貨形式交收,合約均列明關稅及條款由客戶負責,因此其出口業務暫未受影響,訂單水平穩定。他指對等關稅導致全球貿易割裂,在美國難以找到替代中國及東盟的供應下,相信不可能持續,稱不排除美方會增加一系列豁免。
近年不少企業推動「中國+1」戰略,即在中國投資營運同時,亦在東南亞等國家設廠。梁兆賢稱,集團出口業務目前有五成屬美國市場,故在2022及2024年分別於印尼及越南設廠,出口智能標籤(RFID)及與印刷設計相關產品,換取以較低關稅進口美國。
東南亞開生產線不易
稱美同難覓區外替代
集團在內地4個城市均有設廠,梁兆賢提到,其集團規模較大,但到東南亞增設生產線亦不容易,需在廠房建設、技術支援及物料供應等多方面配合,相信其他廠商亦不能即時轉到受關稅影響較少的地區增設生產線,預計美方短期內亦難以在中國及東南亞以外地方覓得供應商替代。
東南亞及中東市場目前佔集團少於一成生意額,梁兆賢稱要「為未來計劃」,面對傳統歐美市場出現許多不確定性及制約,包括藉對等關稅打壓中國和波及東南亞國家,集團未來要加快開拓亞洲、中東及一帶一路市場。他舉例,去年已在阿聯酋第三大城市沙迦設立辦公室開拓生意,另期望下月特首率團能簽訂更多合作協議、港府日後提供更多支援服務,又建議業界互相分享資源經驗,加快尤其是中小企「落地」的速度。
「所有產品均需印刷產品及服務,若世界缺乏印刷,根本猶如失去色彩。」梁兆賢認為,發展中國家對印刷需求具一定潛力,同時市場對智能標籤的應用增加,舉例服裝店員工或客人毋須逐一掃描貨品,把選購的衣物放在指定位置就能計算價錢,集團正積極開拓相關市場。
(關稅戰.廠商應對系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