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市速遞:無電製冷助全運義工站降溫
【明報專訊】第十五屆全運會和殘特奧會廣州賽區周二(15日)發布14項科技創新應用專題項目,當中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的「被動輻射製冷技術」,毋須耗電即可大幅度降低建築物表面溫度,將用於全運會城市志願服務站,可節省約20萬度電。
香港科技大學霍英東研究院建築物能源研究中心經理朱龍潛博士稱,該項被動輻射製冷技術仿照可在70℃高溫下生存的撒哈拉銀蟻角質層,其微納米級仿生功能塗層能夠反射絕大部分太陽光,並通過中紅外線輻射將熱量散走,毋須耗電即可大幅降溫。「運用該技術後,最高能使溫度降低30℃,在室內則降低5℃左右。」朱龍潛表示,該技術將應用於城市志願服務站點,改善工作人員舒適度,預計能提供約30萬瓦的製冷量,節省約20萬度電,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0多噸。賽事結束後,部分城市志願服務站將轉型為社區服務站,實現可持續發展。
此外,20台「導盲六足機器人」將在賽事期間為視障人士提供無障礙導航、講解等服務,地點包括酒店、機場、運動場館等。上海交大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教授楊利民表示,採用6足是因為其行走時穩定性高、邁步基本無噪音,續航時間長,且能負載行李物品。楊利民稱,該機械人具備語音與力覺互動功能,能夠通過對話或者推拉盲杖來引導視障人士行走,提升其出行效率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