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食節有參展商呻「旺丁不旺財」 有稱生意勝預期
【明報專訊】復活節長假伊始,為期5天的「香港國際試食節暨優質食品博覽」昨在會展開鑼。不少參展商稱人流勝預期,但有商家呻「旺丁不旺財」,試食者眾但光顧者少;也有商家說生意額超出預期。有市民只因不欲北上「同人逼」而入場,消費較「手緊」。
優惠食品引人龍 美貨近絕[
主辦方稱展商來自30個國家及地區,有50個內地旅行團確認入場。現場逾180攤檔賣本地及內地食品和乾貨,以及韓國、俄羅斯、東南亞食品等,惟美國製產品近乎絕[。部分展商推出10元千層蛋糕、一元蔘雞湯包等優惠,一度吸引人龍。
餅店「非常悲觀」 靠薄利多銷
以10元蛋糕吸客的商戶劉小姐認為,市民長假外遊及減少消費下,對生意額「非常悲觀」,攤檔本賣果乾、手工零食,但料會滯銷,只能靠特價蛋糕薄利多銷;她亦不滿政府上月起削減「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政府資助比例,由以往與企業1:1的資助比例,改為1:3,稱今次參展成本約3萬元,只望「唔好蝕」。售賣本地乾果的Jenny說人流理想,但生意額比預期少約兩成。有展商每早發售20盒一元鯪魚餅,負責人Eddie說人流及生意額均勝預期。
場內亦有小量酒商及歐洲食品商。有法國品牌賣芝士、鵝肝醬,負責人Fanny說入場者多為本地主婦、長者,銷售額超乎預期,有長者豪擲千元購物,估計因場內較少同類貨品。酒商Peggy則指近年客人減少買酒預算,到場只求宣傳,開幕後5小時多人試喝,僅得一兩宗生意。
30歲梁小姐稱因「為食」而入場,並指昨日北上人潮擠擁,「我會平日去」,她稱暫時仍在待業,故較謹慎消費,入場後半小時仍未購物。另一名市民蘇小姐就稱沒興趣北上,但認為場內較多海味及內地貨而沒購物。另一市民梁小姐與父母花600至700元買保健食品,無為消費額設限。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副局長陳百里出席開幕禮時稱,縱然地緣政治複雜,但本港經貿表現亦「OK」,目睹現場有商家「補貨都補唔切」,證明縱有北上消費風潮,市民購買力依然,只要商家及展覽主辦方「用心做」,可推動本地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