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集運採BOT兼批上蓋 啟德第三季招標
【明報專訊】未來多條綠色集體智慧運輸系統待上馬,運輸及物流局長陳美寶接受本報專訪時透露,啟德系統及東九龍系統均以創新的財務組合方案推展,採用由私營機構出資的「建造、營運及移交(BOT)」模式之餘,當局亦向機構批出車廠用地上蓋的物業發展權,作為對機構的財務資助。陳美寶稱,目標是毋須用公帑,藉吸納市場力量推展項目,當中啟德系統今年8至9月招標,東九龍系統今年內稍後公布最終方案、明年招標。
九東年內公布最終方案 明年招標
政府以往一直以「鐵路加物業」方式為港鐵重鐵項目提供財務資助,近年房地產市道疲弱,東涌東站物業發展項目早前曾流標。被問到有否評估新系統以車廠上蓋物業發展權作財務資助的吸引力,陳美寶承認,物業土地價值或已不及以往高,但綜合早前蒐集的意向書意見,車廠上蓋可一地多用仍具一定吸引力。她又解釋,沿用批出車廠上蓋發展權的做法,亦是為令新系統營辦商可如現時港鐵般有穩定非票務收入,確保財務具可持續性。
認土地價值減 上蓋一地多用仍吸引
翻查資料,政府計劃就啟德系統批出的物業發展權不止車廠用地,亦將包括區內其他住宅用地,如啟德第3E區1號或2號,可建樓面共達309萬平方呎。
走線「盡量高架」 省成本增客量
對於東九龍系統最終方案及用地安排,陳美寶稱今年稍後將向區議會提交文件詳細交代。當局早前曾預告將東九龍系統走線略為左移,增設高架的藍田北站,陳稱未來這類新運輸系統的走線設計「可以走到高架都會盡量高架」,形容現時政府在設計運輸系統上的思維已不同,會設法盡量減少隧道段,除為減建築成本亦為吸納更多乘客。當局會在藍田北站建行人設施接駁鄰近的德田h、興田h和藍田h,確保系統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