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幹隧上年度收益19.69億 3海隧齊賺 議員倡勿減價免礙交通
【明報專訊】運輸署正檢討隧道費,預計今年內完成並諮詢立法會。政府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顯示,2023/24年度8條收費隧道幹道共錄得收益19.69億元,當中3條過海隧道收益介乎5.3億至6.6億元,另有3條隧道錄得營運赤字(見表)。有議員認為,政府可考慮將虧蝕及現時免費的隧道加價,但賺錢的過海隧道不宜減價,免影響交通管理。
香港仔城門隧道料本年度續蝕
運輸及物流局交代各政府隧道2021/22至23/24年度的開支及收入,其中紅隧3個年度均錄得收益,介乎4.8億至6.6億元;東隧、大老山隧道及獅隧亦「三連賺」,但城門隧道和8號幹線則連續3年「見紅」,香港仔隧道在23/24年度亦轉盈為虧,蝕1600萬元。
老隧獅隧三連賺 田北辰倡分時段收費
當局預料,香隧及城隧在2025/26年度持續虧蝕,介乎2100萬及5200萬元;除了東隧及8號幹線需等待招標結果而未能估算開支,預料其餘4條現有收費隧道,以及5月起移交政府管理的欖隧均有盈利,其中紅隧和西隧料賺8.2億至8.3億元。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建議政府視乎隧道賺蝕決定檢討方向,認為9條免費隧道、城隧及8號幹線可加價,賺錢的老隧及獅隧則應減價並分時段收費,確保不影響車流,但3條海隧不宜減價,因3隧定價涉及交通管理因素。
運物局:香港仔城門隧道34年未加價
運物局表示,政府檢討收費時會考慮交通管理需要及公眾可負擔程度,又以香隧和城隧為例,兩隧上年度錄得赤字,且收費水平34年來從未調整,料運輸署今年內完成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