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高院刑事案重新排期 司法機構:法官有限審期超預期
【明報專訊】反修例事件案件陸續審結,但高等法院刑事案件輪候時間不減反增。司法機構昨回覆立法會財委會稱,因多宗受矚目的反修例及國安案件審期超出預期,加上高院刑事法官人數有限,截至上月約有60宗已排期的高院刑事案重新排期。翻查資料,司法機構去年稱約40宗刑事案需重新排期。
反修例96%審結 國安案86%
整體而言,提交各級法院的2350多宗反修例案件及逾230宗國安案件中,司法機構稱截至今年2月已分別完成約96%及86%。
國安案須3官審 資源「更受壓」
翻查預算案,2024年單計高院原訟庭刑事案的平均輪候時間為369日,較2023年的352日稍增。司法機構在提交財委會的文件稱,因國安案件須由3名法官審理,使司法資源「更受壓」,同時稱裁判法院上訴案平均輪候時間已由2023年的208日減至去年的131日,同期區院刑事案由442日減至397日,預期各級法院未來數年輪候時間「逐步有較顯著的改善」。
司法機構近年加強對外交流,當局披露2025/26年度司法培訓及交流活動預算開支為430萬元,較前兩個年度的150萬及180萬元實際開支倍增,主要因舉辦更多培訓及交流活動,包括在港舉行、有內地法官參與的高級別司法研討會。司法機構又稱,今年第三季將在終院及高院大樓設立語音轉換文字系統,11月起修訂相關合約後,將在選定聆訊用系統製作謄本。
另外,本港法院近年處理多宗涉及同性、跨性別等性小眾權益司法覆核案,律政司回覆社福界議員狄志遠時稱,過去5年律政司處理9宗相關司法覆核案及上訴,至今總開支約1600多萬元,由於部分案件司法程序未完,訟費有待計算,可能會有進一步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