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公開吸電子煙 擬明年次季推 消息:非薄荷加味煙最快下年禁 「須先打擊私煙」
【明報專訊】政府去年提出10項短期控煙措施,消息人士向本報透露,政府目標本月底向立法會提交修例草案,全數涵蓋「控煙十招」,並將分階段推出,其中禁止管有電子煙等另類煙草產品方面,最快明年第二季先禁止在公共場所私人管有煙彈,意味將不能在公共場所公開吸電子煙;第二階段視乎成效,再考慮擴至所有地方和涵蓋電子煙機,暫未有時間表。至於較具爭議的禁止加味煙,據悉最快明年先禁止非薄荷煙,之後再禁薄荷煙。
明報記者 陳柔雅 楊晨
吸煙與健康委員會歡迎政府將全數「控煙十招」交予立法會修例,盼各措施過渡期能盡量縮短,並盡快交代次階段時間表。有議員質疑禁止管有電子煙及禁止加味煙進度較慢,認為電子煙是「吸毒工具」,應再加快立法禁止(見另稿)。
本港前年吸煙率9.1%,當局目標今年降至7.8%,政府去年6月提出10項短期控煙措施。消息人士透露大致完成草擬修例草案,本月底提交立法會,涵蓋「控煙十招」,但會分先後推出(見表)。據悉首先重點打擊私煙,包括推出完稅標籤制度,並增加私煙相關罪行罰則。
私煙買賣最高罰款倍增 可囚7年
消息稱,買賣未完稅煙最高罰則將由現時罰款100萬元和監禁兩年,提高至罰款200萬元和監禁7年;入境旅客攜帶多於19支免稅煙的罰則,由每支煙2000元罰款及應繳稅款5倍罰款,增至5000元及應繳稅款5倍罰款。兩者在修例通過後即時生效。
保障市民免受二手煙害方面,政府擬禁止排隊時吸煙,據悉適用於排隊輪候登上公共交通工具或進入高人流處所如醫院、文娛中心、體育館、公眾遊樂場等;另擬擴大禁煙區至院舍、醫院等指定出入口3米範圍內。消息稱,預料兩措施明年初生效,違反後者定額罰款由1500元增至3000元,排隊吸煙罰款相同。
本港2022年4月底起禁售和禁進口電子煙等另類煙草產品,政府擬進一步禁止私人管有。消息稱目標明年第二季先禁止在公共場所私人管有另類煙物質,例如電子煙彈,但不包括煙機,意味屆時不能在公共場所公開吸電子煙;視乎首階段成效,次階段再考慮是否將禁令擴展至所有地方及擴至煙機。至於為何不一刀切禁止私人管有另類煙草產品,消息人士稱主要是考慮到執法「可操作性」,並相信禁止另類煙入口後,4年時間已足夠讓市民處理另類煙貨尾。
另類煙已禁入口 信4年貨尾已清
政府去年提出禁止加味煙,惹商界和酒吧業反彈,消息稱首階段會先禁止非薄荷味煙,第二階段禁薄荷煙。被問較多人吸薄荷煙,為何先禁非薄荷味煙,消息人士認為較穩妥是訂立規管機制,並先以禁止非薄荷味作試點。
消息稱,必須先做好完稅標籤制度、打擊私煙,「行好制度後先禁加味煙」,料最快2026、2027年禁非薄荷煙,禁薄荷煙則未有時間表。
稱內地人多抽傳統煙 不影響旅遊
政商界質疑修例削弱旅客來港意欲,消息人士重申修例對遊客無影響,2022年4月起遊客已不可將電子煙等另類煙草產品帶來港,而新加坡、泰國等已禁另類煙,也不見有大問題。他說絕大部分內地人吸食原味傳統煙,料禁加味煙、另類煙對內地旅客影響「微乎其微」。被問分階段推出措施是否與商界壓力有關,消息稱過程中有聽不同意見,不存在因任何壓力而改變,形容最終方案有效易明且可操作。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