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報稅表發266萬份 疫後新高
【明報專訊】稅務局昨日起分階段寄發2024/25課稅年度各類報稅表,包括約266萬份個別人士報稅表,較前一年度多22萬份;而利得稅、僱主報稅表數量亦按年增加,3項數量也創新冠疫情後新高。會計界立法會議員黃俊碩稱,近年失業率低,加上稅務局需履職,要求疫情時跌出稅網的公司、僱主報稅,因而發出的報稅表數目增加,暫難評估是否因為政府財赤,稅務局要增加寄發報稅表。
稅務局昨日公布,已發出約23萬份2024/25課稅年度利得稅報稅表、12萬份物業稅報稅表及33萬份僱主報稅表,並將於5月2日發出約266萬份個別人士報稅表,提醒納稅人及僱主一般須於報稅表發出日起一個月內填報。稅務局發出的報稅表數量較疫情前多,以個別人士報稅表為例,已超越2020/21年度260萬份。
利得稅僱主報稅表同增
議員:疫下跌出稅網 今重報
黃俊碩稱,不排除稅務局要履職收稅,向一些曾停了報稅的市民「撞下」,確保市民按責任報稅和交稅。至於利得稅及僱主報稅表增,黃說疫情期間部分公司跌出稅網,稅局一般在三四年後再要求這些公司重新報稅,因此今年報稅表數量增加。
財政司長陳茂波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預測,2025/26年度收入6594億元,其中入息及利得稅預計3012億元,較2024/25年度修訂預算上升8.4%。黃俊碩表示樂觀,一方面是交稅的人可能增加,同時政府削減稅務寬減,變相令稅收增加。
稅務局鼓勵納稅人透過「稅務易」提交報稅表,稅納人透過電子方式交表時,可連同符合「網頁內嵌式可擴展商業報告語言」(iXBRL)格式的佐證文件一併提交,又提醒郵寄交表者付足郵資,不會接收郵資不足的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