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30
    星期日

漁署AI監察山火 小火頭無所遁形

[2025.03.30] 發表
漁護署將於11個郊野公園瞭望台安裝人工智能監察器監測山火,覆蓋公園內主要及重要林地。圖為山火控制中心。(鄧宗弘攝)

【明報專訊】每年年尾年初山火頻發,以往漁護署會派人24小時當值人眼監察。為加快偵測山火,11個郊野公園瞭望台將安裝新的智能山火監察器,其採用紅外線熱成像、影像分析和人工智探測溫度光度,實時監察半徑約5至8公里範圍內山火。漁護署郊野公園主任李英銘稱,安裝後能覆蓋郊野公園主要及重要的林地及相關的自然生境,加入人工智能可助更準確偵測山火。

郊園11瞭望台裝監測器

漁護署表示,2017年起已在大欖郊野公園田夫仔山火瞭望台試裝山火監測器並發現12宗山火,現將在9個郊野公園內共11個瞭望台安裝新的智能山火監察器,其中大欖郊野公園田夫仔及八鄉山火瞭望台、西貢西郊野公園海下山火瞭望台和馬鞍山郊野公園黃竹洋山火瞭望台已完成安裝,預計餘下7個明年4月完成。

監察器發現山火後會即時向山火控制中心發出警報,電腦傳送實時影像及顯示山火位置,以助部署山火隊趕赴現場。新監察器獲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的科技統籌計劃資助約886萬元,撥款將用於監察器系統及使用系統觀察的山火控制中心控制台。

可發現兩米乘兩米火頭

李英銘稱,以往監察山火靠有經驗的山火隊員判斷,需24小時當值,每次都要長途跋涉走上山頂瞭望台監察,利用科技便毋須派隊員24小時監察,亦可更快辨別山火,探測熱源可發現約兩米乘兩米內的火頭。

李英銘介紹,舊系統主要監測紅外線,輪船煙囪、飛機反光都會「有反應」,後來改進研發,加入人工智能會令偵測效果更為精準。漁護署防火主任周有誠說,舊系統鏡頭360度自轉一圈偵測約需15分鐘,新系統鏡頭除較清晰及更敏感,自轉一圈僅需約4至5分鐘。

近年山火數字一直下跌,過去10年平均每年有約20多宗的山火,漁護署數據顯示近5年受山火影響的面積,亦錄得整體下跌,由2020年的906公頃跌至去年的218公頃。下周是清明節,李英銘提醒本港大部分山火都是人為,掃墓時節尤其容易遺下火種,呼籲市民多用化寶桶燃燒香燭冥鏹,確保火種熄滅才離開。

更多港聞
【明報專訊】急症室明年起加價至400元,危殆(第一類)及危急(第二類)病人免費。醫衛局長盧寵茂昨在電台節目回應稱,近日有意見指現時半夜看醫生... 詳情
唐狗墮樓重傷 區議員:主人拒付醫費棄養
【明報專訊】唐狗「Happy仔」昨午懷疑從商場平台墮下重傷,搶救至晚上仍然危殆。警方經初步調查,列發現受傷動物案,相信狗是意外跌傷,已聯絡姓... 詳情
茶果嶺拆校 文物評估未涵上鎖範圍 學者質疑忽略建築特色 古蹟辦:已平衡保育與發展
【明報專訊】茶果嶺村已展開土地平整工程,約73年歷史的四山公立學校將拆卸。有學者發現,當年文物影響評估報告的勘察人員未曾考察校內上鎖範圍,質... 詳情
土拓署擬留公共空間展示「合義龍」
【明報專訊】本報今年2月初報道,茶果嶺村內有一艘逾60年歷史、長20米的「合義龍」龍舟,須於3月31日或之前搬離原址,村民憂慮沒地方安置就會... 詳情
土拓署斥800萬 創科保育寮屋區
【明報專訊】茶果嶺村在土地平整工程展開的同時,土拓署引入創新科技協助保育該村歷史,例如推出擴增實境(AR)應用程式,呈現「合義龍」龍舟、舊式...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