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拓署斥800萬 創科保育寮屋區
【明報專訊】茶果嶺村在土地平整工程展開的同時,土拓署引入創新科技協助保育該村歷史,例如推出擴增實境(AR)應用程式,呈現「合義龍」龍舟、舊式金屬摺閘、傳統麒麟服飾等;另在村內設置展覽館「傳承館」,料5月開放,兩者涉及款項共約1100萬元。
AR呈現合義龍榮華冰室
記者近日在網上發現「傳承館」網站,顯示有「傳承館AR相機」及「AR麒麟服設計遊戲」應用程式,其中前者已上架。應用程式內有茶果嶺村、牛池灣村和竹園聯合村3個寮屋區可供選擇,暫時只有「茶果嶺村」可試玩AR功能。用家可點擊不同文物元素,包括「合義龍」龍舟、榮華冰室、傳統麒麟服飾等,有關元素便會在手機畫面出現,用家可下載相關圖片。
土拓署表示,「傳承館AR相機」應用程式讓市民認識上述3個寮屋區一些具標誌性物件,包括麒麟頭等,而利用應用程式拍攝相片時,虛擬物件將出現在相片之中。
茶果嶺社區聯絡中心5月開
將展示3寮屋區歷史
另外,土拓署正在茶果嶺繁華街設置樓高兩層的茶果嶺社區聯絡中心,5月將投入服務,其中2樓設展覽廳名為「傳承館」,將展示3個市區寮屋區的歷史文化展品,亦利用創新科技,例如透過虛擬實境(VR)展品,介紹3個市區寮屋區的歷史故事,以及相關土地平整工程和公營房屋發展計劃資訊。
署方透露,聯絡中心建造和日常營運造價約300萬元;「傳承館AR相機」應用程式及傳承館其他科技展品造價約800萬元,包含研發、立體掃描紀錄、程式編碼、安排網絡下載、維護工作等。
(城市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