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3.14
    星期五

研究證新疆為二疊紀生物大滅絕「避難所」

[2025.03.14] 發表
中科院研究團隊根據古化石研究,復原新疆南桃東溝地區二疊紀末大滅絕後的陸地景觀。(中科院)

【明報專訊】地球在約2.52億年前的二疊紀末期發生了寒武紀以來最嚴重的生物大滅絕事件,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最新研究發現,新疆吐哈盆地當時未出現明顯的陸地植被大滅絕,吸引其他區域多種動物逃難遷徙而至,並快速繁衍。

相關研究成果13日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進展》上。二疊紀末大滅絕導致超過80%海洋物種滅絕,對陸地影響仍有爭論。有關「避難所」與導致大滅絕的主要誘因——西伯利亞大火成岩省距離很近。研究人員指出,導致生物滅絕的環境因素在陸地的分佈,受到不同緯度大氣環流和局地氣候的限制,表面上最危險的地方反而可能最安全。

植物茂密引動物 7.5萬年後食肉鱷成群

研究團隊在吐哈盆地南桃東溝發現一批化石,證據顯示,在大滅絕前後各16萬年跨度間,這一區域的臨水松柏林和蕨類植物始終生長茂密;地層中保存的99種植物孢粉化石,最終僅不超過21%滅絕,遠低於全球同期水平。植皮的存在,為動物定居在此提供了關鍵的食物來源,當地陸地生態多樣性恢復的速度比其他地區快10倍以上。滅絕結束後僅7.5萬年,這片土地上已出現成群的食草動物水龍獸和食肉動物遲滯鱷,這些四足動物在新疆地區較早地層中沒有化石紀錄,顯示是外地遷入。

科研團隊通過分析古土壤基質的成分發現,在大滅絕前後,這一區域年降雨量約1000毫米,局地氣候穩定,屏蔽了酸雨、紫外線輻射和有毒氣體增加的致命影響。

更多中國要聞
自動駕駛的士進北京市區
【明報專訊】北京市民坐着Robotaxi(自動駕駛的士)趕高鐵成為現實,自動駕駛企業小馬智行、文遠知行宣布,昨起正式開通北京南站往返大興區亦... 詳情
【明報專訊】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報,針對「楊銘宇黃燜雞米飯後廚亂象」事件,國務院食安辦昨向山東省食藥安辦、河南省食安辦發出通知書,對兩地核查處... 詳情
住宅裝修似骨灰房遭抗議 佛山:部分區域設佛堂
【明報專訊】廣東佛山一個住宅小區有房屋疑似裝修成「骨灰房」對外營業,近日引起屋苑業主聯名抗議。當地官方昨晚稱網傳「改造骨灰房」言論不屬實,只... 詳情
【明報專訊】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科研團隊最近成功為金屬「重塑金身」,實現僅為一張普通A4紙百萬分之一厚度的單原子層金屬,這項被喻為給金屬打上... 詳情
馬達加斯加警方近期破獲一宗跨國婚姻相關販賣人口案件,多名涉案中國公民被捕。中國駐馬達加斯加大使館周三(12 日)表示,館方依法依規維護中國公...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