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聞識玩:變裝打扮先讀歷史
【明報專訊】變裝打扮是不少活動的主題,例如學校的中華文化日,全校師生以「古裝」亮相。不過,在穿上特別的服飾前,宜先做好資料蒐集。
聞風喪膽「錦衣衛」
古代人物有公主、皇帝、平民,但若變裝「錦衣衛」,則會引來負評。這與歷史有關,錦衣衛是明代明太祖朱元璋設置的秘密特務職位,錦衣衛的首領稱為「錦衣衛指揮使」,根據《明實錄》,錦衣衛指揮使的官位達三品。錦衣衛直接聽命於皇帝,負責處理由皇帝親自下詔書定罪的刑事案件,能逮捕任何人、秘密監視大臣的一舉一動等,因而令人聞風喪膽。
《明史》有個小故事,為官謹慎、從不道人長短的官員宋濂,每當有人向他打探朝廷事,都會守口如瓶,但明太祖還是不放心,便派錦衣衛監視打探。明太祖問宋濂前一天見過什麼人、吃過什麼、喝過什麼,宋濂如實回答,跟錦衣衛的匯報一樣,明太祖才相信宋濂沒有欺騙自己。
■玩一玩
中華傳統文化活動中,有人扮皇帝、公主、平民及錦衣衛。試根據以下規則,判斷這4類人物所站的位置:(圖一)
(答案見另文)
■中華文化學習點
君主集權
「君主集權」意思是將國家處理財政、軍事、民政等最高權力集中於一國之君、即皇帝身上。容易形成專橫獨斷的君主專制,是古代常見的管治方式,其中明太祖出身寒微,且對人多有疑忌,故設立錦衣衛。
■新聞事件
河南洛陽有大學生扮成明代錦衣衛在高鐵站迎接旅客,招致網上一片負評,該迎接旅客短片下方評論區紛稱他們「無知太可怕」、「沒好好讀過書的大學生」,因錦衣衛是明朝的特務和情報機構,在歷史上被視為濫權、腐敗和恐怖的象徵。
【節錄自〈河南大學生扮錦衣衛迎旅客 被轟無讀書〉,《明報》,2025.01.31】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中華小學堂 第05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