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高財赤或緊縮開支 專家指下任總理陷兩難
【明報專訊】聯邦秋季經濟報告曾預測2024/25財政年度的赤字可達483億元,現有經濟學家評論,本國下任總理面對兩難局面,在應對威脅下更難滅赤,只能將國債加重,或將緊縮開支。
金融服務集團Desjardins的副首席經濟師巴特利特(Randall Bartlett)接受《環球郵報》訪問時指,「對加拿大而言,我認為更高財赤現在是幾乎不可避免。」
美國總統向加拿大出口美國貨品徵收25%關稅的威脅仍然存在,加上鋼鋁材也可能從下月中起另徵25%關稅,若加美貿易戰開始,聯邦及省級政府便需要給受影響行業及工人提供支援。
另一財政壓力是增加國防開支以達到北約的目標。加拿大保守黨黨魁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和自由黨兩名黨魁候選人,卡尼(Mark Carney)和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各承諾會將國防追上該目標,即GDP的2%。
就收入方面,預計美國關稅會拖慢本國經濟,而本國收入來源依重個人及企業所得稅。
現屆政府已把調高資本增值應納稅比例的提議延後,該措施原本預測5年可為庫房進帳190億元。博勵治、卡尼和方慧蘭均承諾不會調高該應納稅比例,又會減其他稅項。
上述集團一份新報告則認為聯邦政府仍有空間去增加開支。該報告研究渥京仍有否金錢來應對關稅,估計在2025/26財政年度可一次過增加1000億元開支,而債務總額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率仍能低於大流行時出現的高峰,即47.2%。
巴特利特指,本國聯邦財政狀況是發展國家及主要已開發經濟體中最好之一,「我認為,這容許聯邦政府有一些空間,在其有需要時給將受到美國可能關稅影響的個體及公司提供刺激措施。」
麥基爾大學經濟副教授拉根(Christopher Ragan)則建議下一屆政府應考慮推出,如由馬斯克(Elon Musk)負責的「效率部」,但為經縝密思考的改良版。他解釋,不是建議大刀裁減,而是如在90年代馬田(Paul Martin)當財長時所推行的項目審查,「要慳錢便需要查看哪些項目正在洗政府錢,然後問自己,我們真的需要哪些項目?」
至於Desjardins的報告建議,下一屆政府在項目開支上入手,尋找可慳錢的地方,如給下級政府的直接撥款。
博勵治曾承諾會削減國際援助,以及縮減渥京官員人數;而自由黨黨魁兩候選人指稱會節省政府運作開支。
卡尼日前建議三年內政府運作預算平衡,即工人工資及給省政府撥款的日常開支方面收支平衡,然後為資本開支借款。拉根認為該方法合理,因其鼓勵政府平衡預算外,資本項目理應長遠才有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