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讀公民:臍血跨境送港治病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香港兒童醫院公布,廣東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2024年7月25日運送一份臍帶血至兒童醫院的血幹實驗室,治療患重型地中海貧血的5歲女童,該份臍帶血屬女童胞弟,患者於10月接受移植手術,個案屬廣東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臍血跨境送港第二例。
香港兒童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顧問醫生卓家良表示,個案並非家屬求助,而是團隊講解不同治療方案時,剛好得悉女童弟弟在內地有臍帶血,故與廣東一方溝通,其他血幹細胞移植方案包括骨髓及周邊血幹細胞。他說,血幹細胞移植的首選來源為兄弟姊妹,其次為香港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等機構的捐贈者,最後是病人父母,因父母與病人的血幹細胞一半相合。
被問有否派員到廣州檢查確保臍帶血質素,卓家良說院方與血庫有文件來往,以確定臍帶血屬病童胞弟,血庫有抽取小量樣本覆核抗原、血型等是否琣X,亦測試有否足夠幹細胞。他強調,廣東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是內地七大臍帶血庫之一,獲國內外認證,有質素保證。卓家良亦重申,若家屬的臍帶血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會盡量將有關臍帶血送往本港,以往亦曾有病童家屬的臍帶血在西方國家,其後運送至香港。
今次並非本港公院首次接收內地臍帶血。廣東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臨H應用中心主任周海洋稱,廣東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於2018年首次將臍帶血跨境運送至香港,接收的是瑪麗醫院。翻查資料,該個案涉及同樣患重型地中海貧血的7歲女童,接受胞妹出生時在內地儲存的臍帶血。醫管局回覆本報稱,本港過去有兩宗接受來自內地無血緣關係的臍帶血個案,分別於2011及2012年。
■知識增益
重型地中海貧血 造血幹細胞移植根治
重型地中海貧血屬遺傳病,患者出生數月後出現貧血現象,一般每隔4至5周輸血一次,一直維持至有徹底根治方案,最常採用的是造血幹細胞移植。患者通常首選移植兄弟姊妹的血幹細胞,病人若無兄弟姊妹,則會在紅十字會骨髓資料庫或臍帶血庫搜尋有否琣X的非親屬捐贈者;若無合適,可考慮使用父母的血幹細胞,雖然一般只與病人有一半琣X,但技術上仍可移植。
卓家良說,造血幹細胞移植不一定要利用臍帶血,若有親屬或非親屬的骨髓或周邊血幹細胞適合也可移植。他說現時另有基因療法,但暫未引入香港。兒童醫院成立以來,每年處理約四五十宗病童造血幹細胞移植,當中每年約兩三人屬重型地中海貧血,若移植成功便可根治,毋須再定期輸血。
曾治療中國前體操選手桑蘭的美國脊髓醫學權威楊詠威發現,臍帶血有其他幹細胞如「單核細胞」(mononuclear cell)可治神經系統疾病。他創立全港首個公用臍帶血單核細胞庫,免費為孕婦保留臍帶血,供日後有需要可優先取回。公司並與威爾斯親王醫院合作蒐集樣本,用於研究治療腦缺氧嬰兒。
(主要學習重點:國家發展與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公共衛生與人類健康)
●模擬試題
1. 根據資料,指出臍帶血的兩項醫療用途。(2分)
2. 參考資料,說明廣東省臍帶血造血幹細胞庫臍血跨境送港對本港地中海貧血症病人有何裨益?(3分)
3.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在公共衛生方面,國家如何支持香港發展?解釋你的答案。(8分)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公民學堂 第09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