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車去年賺逾千萬 議員表明反對加價
【明報專訊】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周五將審議電車公司加價申請,根據立法會文件,電車公司去年錄得約1120萬元稅後盈利,按年升近1.5倍,營運成本則增約一成至約3.07億元。電車公司稱,未來兩年將投入6820萬元推行各項改善計劃,加上來年客量增長將顯著放緩、廣告收入進一步增加的空間亦有限,認為加價對維持持續營運能力和穩定服務至關重要。
議員籲「做好 收入可能仲好」
港島西立法會議員民建聯陳學鋒表明不贊成電車加價,指加價後與巴士票價差距拉近,擔心電車失去性價比高優勢令客量減,反令財政更差,重申電車公司有盈利下不應加價,「不加價但做好齱A收入可能仲好」。陳不認同電車估算未來客量增長減少,「堅尼地城成街都係自由行」,認為只要打造電車為特色旅遊便能吸客,「只是電車有否花心機做好呢件事」。
電車公司早前向政府申請加價,12歲或以上成人票價加3毫,至3.3元,3至11歲小童票價加1毫,至1.6元,65歲或以上長者票加2毫至1.5元,加幅介乎約6.7%至15.4%。電車對上一次加價為2022年7月,當時公司稱2021年虧損,其後申請加幅約8.3%至15.4%全數獲政府批准。
電車稱整體客量仍低2019年8%
料未來數年客量增長放緩
電車今次則在有錢賺下申請加價。文件顯示,電車公司自上次加價後,2023年已轉虧為盈錄450萬元盈利,去年盈利更增1.5倍至1120萬元,利潤率則較2020年5.4%少,僅3.5%。電車去年車費及廣告收入均有增長,廣告收入按年增約33.7%達1.54億元。車費收入增幅較微,去年日均客量增2.9%至13.8萬人次,帶來約1.29億元收入,按年增約5.2%。電車公司稱,整體客量仍較2019年低約8%,考慮到港島居住人口續跌、鐵路和巴士競爭,預計未來數年客量增長顯著放緩。
電車公司續稱,總營運成本由2020年1.86億元持續升至去年的3.067億元,增幅約65%,但公司成本結構較缺彈性,員工佔總營運成本約三分之二,其餘為維修、電力開支,形容可省成本空間非常有限;公司未來兩年將投放約6820萬元,包括開發手機應用程式提供實時到站資訊,料今年第二季完成。
此外,2029年會完成採用新物料更換主要彎位路軌,更換道岔、緊急交叉道口等,以減少維修次數及脫軌風險,延長軌道壽命。2037年亦會完成更換新轉向架及制動系統。電車公司稱,各項目長遠可減低經常營運成本,尤其維修保養和電費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