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71教師違專業操守遭DQ 4宗違規涉2019社會事件
【明報專訊】教育局上月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顯示,去年共有304宗教師違反專業操守,當中71名教師被取消註冊(DQ),按年增約1.5倍。教育局長蔡若蓮昨回覆議員提問稱,有4宗違規個案涉2019年社會事件。當局又解釋,升幅主要源於每3年對所有教師查核一次刑事紀錄所發現的個案,而其他取消註冊個案則涉與學生有超越師生關係交往、有不恰當身體接觸等。
DQ升1.5倍因每3年查刑事紀錄
教育局2021/22學年起,每3年查核註冊教師刑事紀錄。根據教育局向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提供的數字,2024年有304宗需跟進行動個案,較2023年的171人增加逾77%。其中71名教師被取消註冊、38人收譴責信、149人收書面警告、21人收書面勸喻,以及25人收到口頭提示或被記錄在案。
議員倡年年查 蔡若蓮:現符效率
經民聯陸瀚民昨於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表示,個案數字上升令人擔憂,關注涉事教師是否已離職,以及建議將刑事紀錄查核機制縮短至每年一次。蔡若蓮稱,早前透過機制查核到300多名教師涉違法行為,當中301人已離開教育界,另有32人早前仍在職,已即時跟進及按涉事程度馬上取消教師註冊或譴責。她又說,刑事紀錄保留3年才更新,認為每3年查核符合效率及資源。
狄志遠質疑行政干預投訴
蔡:比過往有效專業
另外,「教育人員專業操守議會」2022年解散後,涉教師專業失德的投訴交由教育局裁決。新思維狄志遠關注,現時處理教師專業操守投訴由「專業主導變成行政主導」,擔心行政干預過大致「政治化」,又問及多少個案涉社會事件;蔡若蓮回應稱,有4名教師與2019年社會事件有關,並稱現時處理投訴比過往更有效及專業,因過往教育人員專業操守議會累積大量個案未能處理。她又說,教育局專責小組除首長級人員外,小組亦有註冊教師審視資料,亦按條例設有上訴委員會,不同意有行政干預或政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