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美增關稅違規 政府向世貿申訴 業者:「香港製造」事件港勝訴 美「不認數」續禁標籤
【明報專訊】美國於當地時間周二(4日)起對華加徵10%關稅,香港貨品同時適用;港府昨稱,美國做法嚴重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並無視香港根據《基本法》第116條及獲世貿肯定作為單獨關稅地區的地位,決定就事件向世貿申訴。有業界及經濟學者支持港府決定。不過,港府2021年也曾就美國的貿易限制向世貿申訴,並取得勝訴,惟事件拖延至今,美方仍維持有關安排。
政府:無視港單獨關稅區地位
美國宣布對華加徵10%關稅,中國外交部早前表達強烈不滿,中方本月4日已向世貿提出爭端解決請求,其遞交文件指相關關稅措施不符合美國在世貿框架下的義務。
相關措施同時適用於香港貨品,港府昨亦就事件向世貿提出申訴。政府發言人稱,美國做法嚴重違反世貿規則,並無視香港根據《基本法》第116條及獲世貿肯定作為單獨關稅地區的地位。
翻查資料,2020年美國要求香港出口至當地的產品須標示為「中國製造」而非「香港製造」,港府翌年也曾向世貿申訴。世貿2022年12月裁定美國針對香港產品的產地來源標記規定違反世貿規則,美國2023年1月提出上訴,有關上訴拖延至今未處理(見表)。
「倘申訴成功 有助防範他國」
香港付貨人委員會主席林宣武表示,在香港產品的產地來源標記一事,雖然香港成功申訴,惟「美國不認數」,目前香港產品出口美國,標籤仍須寫「中國製造」,其發票才可寫「香港製造」。但他稱仍然認同港府就今次事件向世貿申訴,即使美國不理會世貿,香港作為世貿成員也應在機制下爭取正當利益,若申訴成功,也有助防範其他國家嘗試以同一方式損害香港利益,「輸贏不重要,要爭取權利」。
學者憂申訴未完影響已現
廠商會會長盧金榮同樣支持港府決定,稱「不論成功與否,都要循正規及法律途徑,表達反對聲音」。經濟學家李兆波認為港府此舉無可厚非,惟申訴需時,擔心縱使未來結果正面,申訴期間相關措施已對香港經濟及形象造成負面影響。
除了關稅爭議,美國郵政當地時間周二(4日)一度停收由中國和香港寄來的包裹,及後宣布恢復收件。香港郵政則於本港時間2月5日宣布停收寄往美國的包裹,至今未恢復,前日稱已與美國郵政機關展開溝通,釐清包括有關美方加徵關稅要求的事宜。林宣武認為由於涉及報關制度、如何交收已繳關稅、需否增設服務費等問題,料雙方溝通需時,能理解香港郵政決定。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