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為何爆火
2025年內地春節檔,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下稱《哪吒2》)票房一騎絕塵,更超越《長津湖》登頂中國影史票房榜首。記者在小縣城觀影,《哪吒2》的票要靠搶,幾百人的放映廳場場爆滿,觀眾口碑也是一片讚揚。
「哪吒鬧海」幾乎是人盡皆知的典故,2019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也取得了相當亮眼的成績。
看電影之前,哪吒不過是一個貪玩調皮的孩子形象,敖丙也只是被哪吒剝皮抽筋後被送入封神台的角色,申公豹則是大反派形象。
作為續作,《哪吒2》依舊延續了上一部貫穿的「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反抗精神,將主題從個體命運上升到集體困境。電影傳達的哪吒「鬧海」不再僅僅是孩童的頑皮之舉,而是底層對壓迫的反抗;龍族的復仇也並非出於私慾,而是整個族群對生存權利的呼喊;甚至申公豹都得到「洗白」,有了他自己的行為邏輯。
除了人物塑造,《哪吒2》以1900餘個特效鏡頭刷新了國產動畫紀錄。像是「哪吒掙脫穿心咒」的鏡頭,單是這一個鏡頭就耗時一年製作,其中600塊肉塊撕裂的細節設計,給觀眾帶來了極大的視覺震撼。
玉虛宮的純淨潔白、天元鼎的熔岩火海、龍宮遺址的荒蕪質感,既傳承了東方美學的獨特意境,又融入了現代的視覺表現手法。導演餃子提到,影片特效不只是為了呈現視覺奇觀,更是與角色塑造緊密相連。
當同期影片《射鵰》、《封神2》陷入「宏大敘事審美疲勞」時,同樣是《封神演義》延伸出的故事,《哪吒2》憑藉個人化敘事突出重圍,既有《唐探》的喜劇元素,又有《蛟龍行動》中的家國情懷,甚至通過動畫設計覆蓋了《熊出沒》的親子市場,「全年齡通吃」。《哪吒2》巧妙地平衡了喜劇與悲情、個人與家國等元素。正如豆瓣的熱門評論所說:「孩子看熱鬧,大人看命運。」
在經濟增速放緩、居民消費趨於理性的背景下,看電影作為「低成本娛樂」成為替代旅遊、購物等高價消費的選擇。
觀眾在選擇電影時,不再僅僅關注影片的宣傳熱度,而是更加注重影片的質量和性價比。如果一部電影口碑不佳,即使前期宣傳投入巨大,也很難吸引觀眾購票入場。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電影市場按年縮水22%,觀眾對優質內容的渴望達到了頂點。《哪吒2》以「救市之作」的姿態出現,影院為其大量排片,部分影院單日排片甚至達到99場,而《哪吒2》也交出一份完美答卷。
駐京記者 王佩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