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校董4月選 查逸超:評核是甄選非篩選
【明報專訊】中大4月中將有首場校董會本科生和研究生代表選舉,如同上月完成的教務和非教務人員校董選舉,兩場選舉均設3星期確認提名及評核期,校董會主席查逸超昨在傳媒新春團拜提到,程序對人人公平,「這不可說是篩選,是甄選。不是特登去篩哪人不篩哪人」,認為所有校董都要承諾「肯為校董會做事,有心、有能力、有經驗」,未明言預計多少學生參選。
校長表明協助重建學生會
副校:學生倘太激進 學校無力保護
中大校長盧煜明多次表明任內會協助重建學生會,查逸超昨亦被問是否支持重建,他稱「要睇學生諗法」,此事由學生主導,亦盼校方支持學生一方的想法。中大副校長(策略發展)陳偉儀說,學生會重建須向警務處註冊為社團,明白有學生擔心提交資料具風險,「現時大環境是,如果他(學生會)想法太激進的話,很難生存,大學沒有能力保護他們」。
至於原定上月到中大任教的台灣歷史學者黃克武稱遭「政治審查」,開課前未獲入境處批工作簽證,校方換人授課,盧煜明昨稱不評論個別事件。陳偉儀稱,歷史在不同階段的評價不一,很「敏感」,形容科目性質在港及美國等地「擇使(棘手)」。他說大學招海外教授時不會審查背景,「如果理這些東西就好弊」。
另外,中大近年於校園入口設閘機,師生須拍卡入校,訪客須登記,被問會否撤走安排,盧煜明稱做法已平衡學生便利及安全,又稱全球多間院校,包括英國牛津大學等均設出入管制措施。
中大副校長(行政)陳維安認為做法方便,校方可掌握何人進校,而學校下午人流較多,認為需設機制確保訪客出入校園時不妨礙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