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2.06
    星期四

【開箱】《殺手遊戲》 戴夫巴蒂斯塔只可開槍不宜談情

[2025.02.06] 發表
戴夫巴蒂斯塔(左)與蘇菲亞寶堤拉(右)扮演情侶卻火花欠奉,反映前者並不適合拍談情戲。
由《銀河守護隊》到《殺手遊戲》,戴夫巴蒂斯塔貫徹冷面笑匠路線,不怕觀眾看厭?

【明報專訊】荷李活動作指導或特技替身晉升導演的成功例子,由《殺神John Wick》系列的查德史達赫斯基(Chad Stahelski)到《特技狂人》大衛雷奇(David Leitch)比比皆是,新片《殺手遊戲》(The Killer's Game)導演J.J.派利(J.J. Perry)卻不在此列,去年9月在美國開畫,票房只收540萬美元(約4212萬港元),以製作費約3000萬美元(約2.34億港元)計算,怎樣才可封蝕門?影視串流平台提供最佳「錢途」,上月23日在Prime Video上架至今,仍然穩佔香港十大熱門排行榜三甲位置,反映捧場者眾,隨時宣布添食。

殺手患絕症聘人殺己

繼《銀河守護隊》後,大隻佬「達拉斯」戴夫巴蒂斯塔(Dave Bautista)與「螳螂女」寶姬曼迪芙(Pom Klementieff)再度合作《殺手遊戲》,加上金像影帝賓京士利(Ben Kingsley)和《盜墓迷城》蘇菲亞寶堤拉(Sofia Boutella)助陣,演員陣容尚算可觀。故事由歐洲頂級職業殺手Joe(戴夫巴蒂斯塔飾)在歌劇院執行任務期間,邂逅舞者Maize(蘇菲亞寶堤拉飾)說起,正當他為找到真愛而決定金盆洗手之際,噩耗伴隨而來,長期受到頭痛困擾的他,證實罹患不治之症。與其坐以待斃,他寧可拜託經理人Zvi(賓京士利飾)代聘殺手把自己解決,然後偽造保險賠償轉交女友,好讓她以為自己死於意外,既可保住尊嚴,又能照顧女方生活,達成她在退休後開設舞蹈學校的心願,可謂一舉數得。

雖然Zvi拒絕接受委託,樂得答應者仍大有人在,早已視Joe為眼中釘的殺手集團話事人Antoinette(寶姬曼迪芙飾)正是其一,她在收取Joe巨額酬金後,同時派遣兩幫人馬出手,而他趁「死神」降臨前,先跟Maize分手,實行長痛不如短痛。正當Joe交代身後事,醫生突然來電,告知醫療報告出錯,原來他並沒患上絕症,可是「江湖格殺令」已經發出,他為自保必須阻止殺手得逞,面對一波又一波的明槍暗箭,他仍能冷靜處理,就算以寡敵眾也毫無懼色,直至最強殺手出現,連累Maize陷入危機,Joe終於忍無可忍,決定大開殺戒。

向經典動作電影致敬

《殺手遊戲》故事充滿黑色幽默,部分劇情更令人聯想起同類電影如《殺手列車》,然而前者無論角色造型抑或動作場面都來得更漫畫化,例如奉命狙擊Joe的韓國高陽幫殺手,一身七彩打扮便很「卡通」。導演亦刻意向經典動作片致敬,其中一名殺手穿著運動服、手執武士刀,令人聯想起《標殺令》的奧瑪花曼(Uma Thurman);Joe與《轟天猛將》泰利古斯(Terry Crews)在教堂擎槍相向,則屬《喋血雙雄》的二次創作。

本片動作場面不斷,自從Joe得悉自己並非絕症病人,殺手卻接踵而至,他輕易把高陽幫和殺手兄弟逐一解決,過程充滿血腥暴力且痛快淋漓,相比導演前作《扮工獵人》有明顯進步;不得不讚的是電影剪接出色,例如戴夫巴蒂斯塔一邊拍拖、一邊出國執行任務,兩者影像交替,雖非獨創但流暢自然,令人看得很「爽」。

戴夫巴蒂斯塔飾演殺手,延續他在《銀河守護隊》系列的冷面笑匠路線,表現不過不失,最大致命傷是他跟蘇菲亞寶堤拉的談情戲欠缺火花,無論女方如何賣力,感覺都似泥牛入海,白白浪費演技;反觀寶姬曼迪芙繼《職業特工隊:死亡清算上集》後再演女殺手,一次癲過一次,表現生猛得多。截稿前為止,美國爛番茄網站綜合50篇影評文章,《殺手遊戲》得分只有不及格的46%,觀眾好感度卻錄得79%較佳反應,可見影評人嫌膚淺的商業片,往往才是大眾喜愛那杯茶。

更多影視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