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區會多種方法產生 留選舉成分 去政治化以符諮詢定位 劉兆佳料直選或少於三成
【明報專訊】區議會改制快將揭盅,有別現時479席絕大部分由直選產生,特首李家超昨預告區議會產生辦法將提供「多種參與方法」,「保留一定的選舉成分」,並透露將重塑區議會職能及組成,「使其去政治化」,以符合《基本法》第97條規定成立的「非政權性區域諮詢組織」。包括行會召集人葉劉淑儀在內多名建制派人士回應時,均支持恢復區議會委任制。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預計,區議會直選議席只會保留較小比例,或低於三成。政治學者蔡子強質疑,政府以最近3年多區議會運作蓋棺定論,是抹去歷年地區行政檢討結論。
李家超昨出席行政會議前主動提及,區議會檢討將近尾聲,預告會保留區議會,來屆議席則與現屆相若,區議員薪津維持不變;日後區議會的產生辦法必須符合《基本法》賦予的定位和職能,有多種方式,並且將保留一定的選舉成分。他向記者重提2020年起第六屆區議會大量區議員反對國安法、阻止政府施政、推倒民生建設等違反區議會職能行為,強調須從制度上防止區議會「被騎劫」、「被癱瘓」。
國安放首位 落實愛國者治港
李家超又說今次檢討有兩個主要部分:第一,檢討區議會職能和組成,使其「去政治化」,回復在《基本法》第97條之下應有的定位。第二,強化地區治理架構。整個檢討涉3項原則,首先是國家安全必須放首位;二是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令地區治理掌握在「愛國者」手中;三是體現行政主導,加強地區動員能力。
翻查資料,1982年第一屆區議會民選議席僅佔整體26.9%,1985年第二屆取消官守區議員後,民選議席比例增至55.6%(見圖)。若區議會直選比例低於三成,意味直選區議員比例與首屆看齊。
蔡子強質疑以3年定論 抹去歷年檢討
政治學者蔡子強質疑,政府以最近3年多區議會運作蓋棺定論,但政府自1980年代多次檢討地區行政,「如果(過去)不肯定民選議席,都不會取締委任議席」,反問是否要抹去歷年地區行政檢討結論。他提醒,政府建議總議席不變,意味直選議員負責區份擴大,令市民可享受服務或會減少,在委任及間選下,也令部分區議員由面向選民,改為向政府及社團靠攏。
撐恢復委任制 葉劉:普選太多易撕裂
葉劉淑儀認為,普選成分太多或會造成社會撕裂,區議會若有委任、直選及間選議席,恢復均衡參與是好事。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梁美芬說,同時設直選、間選及委任區議員,可增加不同專業背景及更多跨區視野。
劉兆佳表示,從中央角度看,保留區議會對特區整體管治有幫助,突顯行政主導,認為愛國者治港原則同樣應在區議會體現。
羅健熙:削直選會減少體制吸納民情
民主黨在2019年區議會一度是第一大黨,黨主席羅健熙說,不同消息指向減少直選及恢復委任議席,認為做法會減少制度吸納民情,對此感可惜,也屬不理想。他表示,若制度有變,須視乎有多少空間參與及服務市民,民主黨中委會會在方案公布後再討論,目前盡量尋求黨內共識,未討論黨員可否自行決定參選。
羅健熙強調不論地區民生及社會事務,希望體制內可容納不同聲音,協助改善管治,「唔係有不同聲音(體制)外面講就得」。他說,雖然政府認為區議會政治化,但區議會一直處理大量民生工作,就算在2019年也是。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