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你知:「神經母細胞瘤」常腎上腺發病 初期難察
【明報專訊】臨H腫瘤科專科醫生張寬耀表示,「神經母細胞瘤」甚少發生在成人身上,為常見兒童腫瘤之一,主要是基因突變造成。他說近半患者在兩歲前病發,源發位常見於腹部腎上腺。張說,由於該細胞複製速度快,「如果唔理佢,(腫瘤)幾個月可走散(全身)」,而「神經母細胞瘤」病發初期因缺乏表徵故難察覺,「(腎上腺)個位好隱蔽,你摸唔到或者唔痛佢(小朋友)唔會出聲」,而出現發燒等徵狀已屬後期。
醫生冀增資助藥種類
翻查資料,醫管局藥物名冊內的藥物分為4類,當中包括通用藥物、專用藥物、獲安全網資助的自費購買藥物(自費藥物)及不獲安全網資助的自費藥物。張寬耀表示,化療有效治療「神經母細胞瘤」,且所用化療藥非嶄新,多為專用藥物,相對不昂貴。不過一旦復發,病情難以受控,有可能要使用標靶藥,甚至名冊外的新治療方案,便需自費。他認為名冊有改善空間,包括增加資助藥物的種類,「要幫齯H好多,我個人當然希望每人都有資助」,惟需交由政策制定者決定。
Sheldon媽媽提到,兒子治療費以數百萬元計,昂貴開支非每個家庭都能負擔,認為當局可提高對罕見病藥物的資助,不過明白當局在資源調配上有其考量。她認為若更多人了解疾病,或可令有心人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