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醫院零下6℃寒夜排長龍 養老院感染壓力嚴峻
國務院發布鬆綁防疫新十條措施到昨日滿十天,北京市面出現巨大變化,最明顯的是,城區有開設發燒門診的醫院,夜晚近10時仍有許多病人在低溫中排隊;照護防疫重點人群的養老院,亦面臨藥物短缺、院內感染的嚴峻壓力。
《財經》雜誌昨(17日)報道,上周探訪北京多間醫院,發現位於市中心區、開設有發燒門診的醫院大排長龍。如北京朝陽醫院,發燒門診前搭起一頂頂避寒帳篷,在零下6℃低溫的深夜,仍有大約40多名患者在帳篷裏排隊。為應對看病人潮,通州區的二級醫院新華醫院亦要開設夜間發燒門診。同為二級醫院的朝陽區雙橋醫院則發通知,因醫務短缺,自11日起「紅碼門診」僅日班開診。報道引用《北京大學學報》2021年刊載的一篇論文數據指,北京市發燒門診醫師共680名,最大單日接診人數2.5萬人。此前該市衛健委披露,12月11日北京市發燒門診接診2.2萬人次,是一周前的16倍;120急救電話12月9日24小時呼入量3.1萬次,達常態時的6倍。各區隨後把發燒門診開到體育館、文化宮,設於朝陽體育館的方艙發燒門診,一天接診至少500人。
打120急救電話 平均要等3小時
疫策調整前 無人通知院舍儲藥
經濟觀察網採訪的多間北京養老機構也面對困境,有機構負責人反映,近期是長者患病高峰期,但撥打120急救電話,平均要等至少3小時才能撥通。有公辦民營的養老院表示,防疫政策調整前,沒有人通知他們提前儲備藥物,目前全院只剩下300個抗原快測試劑,這幾天都在為購買藥品四處奔走。一間連鎖養老院稱,院內出現感染病例,幾名長者也發燒,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出現重症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