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執政聯盟共識 安保文件華列挑戰
岸田內閣最快周五通過採納 北京斥為擴武找藉口
日本執政聯盟自民黨及公明黨周一(12日)就修訂3份安保文件達成共識,在新版《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中,將中國軍事動向列為對國際秩序的「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另一重點是在修訂的《國家防衛戰略》文件中,首次列明日本保有攻擊敵方導彈基地的「反擊能力」,這是日本二次大戰後安保政策的重大轉變。岸田文雄政府最快將於周五在內閣會議上通過採納這3份安保文件。
首列明保有導彈「反擊能力」
在日本指控中國霸權主義舉動增加、朝鮮頻試射導彈及俄軍侵烏背景下,自民和公明黨一直討論大幅加強日本防衛能力。在3份安保文件中,《國家安全保障戰略》概述日本外交及防衛基本方針,《國家防衛戰略》則為日本未來10年防衛能力發展指引,《防衛力整備計劃》列出未來5年國防總開支及主要軍備採購規模。
《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在2013年首次發表,當時將中國軍事動向表述為「國際社會的關切事項」,但在今次首度修訂中,則將中國列為「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與中國「戰略互惠關係」的表述,則改為構建「具建設性的穩定關係」。新版的安保戰略也寫明,俄軍侵烏及台海衝突風險增加下,日本不能只依賴美軍,有必要建立自立的國防能力。
部分議員要求中國列為「威脅」
部分自民黨議員主張使用「威脅」一詞描述日本對華的看法,在原先《國家防衛戰略》更新版初稿中,把解放軍8月於台海軍演期間發射的導彈落入日本專屬經濟區描述為「對我國及地區居民是威脅」,但重視對華關係的公明黨反對,周一經協商後,兩黨最終同意刪除「我國」一詞,這可解釋為日本政府並非把中國定位為「威脅」。
今次修訂的安保文件另一重點是《國家防衛戰略》列明日本以自衛為目的、保有攻擊敵方導彈基地的反擊能力。迄今日本只限於用導彈攔截敵方的攻擊,但新版《國家防衛戰略》將指出,單靠攔截來襲導彈不足以應對日本遭受導彈攻擊的威脅,因此擁有反擊能力,可讓日本打擊敵方的導彈基地,作為防止遭受攻擊的「最低限度自衛必要措施」,但須在日本憲法和國際法的範圍內執行,並強調不允許發動先發制人的攻擊,因此長期奉行的專守防衛概念沒有改變。
因應大幅加強防衛能力,新版《防衛力整備計劃》將列出2023至2027年度防衛預算總額為43萬億日圓(約4305億加元),規模是現行的5年防衛計劃預算的1.5倍。該文件列出需購買及開發長程導彈,包括採購美國戰斧巡航導彈。該導彈被視作「對峙武器」,即可從敵方火力範圍外攻擊目標。
防衛預算增五成 買美戰斧巡航導彈
在防衛經費大增下,日本2027年起每年需要約4萬億日圓(約405.5億加元)的追加財源,其中逾1萬億日圓計劃透過加稅來籌措,政府考慮從2024年起分階段加稅。岸田文雄昨在自民黨高層會議上表示,徹底加強防衛能力是安保政策的一大轉變,重申部分財源將透過加稅籌集,「國民人人有責」。不少網民批評岸田的言論,指摘他「應先檢視政府預算沒有浪費後才加稅」、「加稅必然會造成少子化」等。對於日本安保文件將中國定位為「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中國《人民日報》海外版官方網站昨刊登評論敦促日本「立即停止渲染周邊安全威脅、為自身強軍擴武尋找藉口的錯誤做法」。
(共同社/日經亞洲/NHK/中央社/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