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商用車路試至少輪候200日 半數考試中心使用率不足八成
【明報專訊】近年輪候駕駛考試時間愈來愈長,審計署昨日發表報告,翻查運輸署2015至2021年的數據,發現非商用車輛的路試輪候時間,過去一年大幅延長,其中輪候港島政府考試中心的增幅最嚴重,電單車路試由2015年的67日增加逾2.8倍至去年的257日(見圖);私家車和輕型貨車的合併試分別增加165%和171%。
4指定駕駛學校 考私家車等逾年
整體而言,過去一年所有路試至少輪候逾200日;而位於4間指定駕駛學校的考試中心,私家車和輕型貨車合併試,分別為412日和410日。審計署建議,運輸署應採取措施,縮短非商用車輛路試的輪候時間。
運輸署表示,17個駕駛考試中心,有兩個同時供舉行商用車輛和非商用車輛路試;惟審計署發現並非所有駕駛中心獲充分使用,分析13個提供非商用車輛路試的駕駛考試中心在2015至2019年間的使用率,發現有7個使用率未達八成。
運輸署解釋,為確保公平、高效和廉潔,所有考牌主任須在每個工作天早上前往培正道辦事處報到,再以電腦隨機抽籤方式編配考試;曾於2019年研究,透過即時通訊應用程式將抽籤結果通知考牌主任,可直接到駕駛考試中心報到,惟同年4月完成研究後,認為增加人手更有效。
增人手未改善 促運輸署檢討值勤安排
審計署指出,非商用車輛路試考牌主任數目已增加,但考試輪候情况卻惡化;運輸署解釋是路試申請大增,加上受新冠疫情影響所致。審計署則建議,應重新評估簡化考牌主任報到值勤安排,並通過採用電子考試表格增加路試數目。
此外,審計署亦發現,非商用車輛和的士駕駛考試的筆試試題庫,最近一次更新日期為2020年9月,但再對上一次則在2000年8月,相隔20年,在多年的筆試中沒有試題涉及交通規例和道路安全相關法例所修訂的內容,建議應定期更新。
試題曾廿年更新一次 法例內容或過時
審計報告亦分析新觀塘駕駛學院有管理問題,包括多個項目延誤48至136日不等、學校曾在沒有佔用許可證下營運等,建議運輸署應汲取教訓,加強監察。
另外,審計報告亦提及不活躍私人駕駛教師比例偏高,在2020年間,比例最高為小型巴士及巴士,有72%;最低為私家車及輕型貨車,有32%;報告又指運輸署在2016年未有任何巡查,建議應設定巡查目標和次數。
(審計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