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悲痛 為楊子信感自豪 批評露宿者及精神健康患者問題多年未解決
【明報專訊】護送楊子信靈柩的隊伍昨日途經丁斯摩橋(Dinsmore Bridge)時,有近百名市民聚集於馬路兩旁向她作最後致敬。有華裔市民受訪時對慘劇表示悲痛,並批評各級政府多年來均未能解決無家可歸者及精神健康問題。
列治文昨日早上氣溫只有3至4度,但仍無阻一眾市民送別殉職華裔騎警楊子信,早上約9時30分已有近百人聚集在丁斯摩橋兩旁,等待移靈隊伍及運載楊子信靈柩的靈車,向她表達最後哀悼。
住在丁斯摩橋附近的華裔市民陳先生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平常每隔兩、三天就會來河旁路(River Rd.)跑步,本來並不知道昨日是楊子信的喪禮,跑步期間突然看到附近有大量警員,並看到橋上有特別掛起的加拿大國旗,「剛好碰到鄰居,他告訴我是在舉行楊子信的喪禮,我看到很多人都走到橋上,於是便跟上來看看。」
對於楊子信在處理無家可歸者個案時不幸殉職,他形容感到非常震驚,「經常聽到美國有這類事件,很難想像會在卑詩省及大溫地區發生」,慨嘆唯一能做的就是把握最後機會向楊子信表示感謝。
在附近工作的華裔市民張先生也專程來到丁斯摩橋觀看移靈過程。他受訪時對楊子信殉職表示悲痛,「我看到這個新聞報道之後,感覺到華人騎警為加拿大作出很大貢獻,並為她感到自豪。」
談及大溫地區無家可歸者及精神健康問題,張先生形容情況非常嚴重,「素里、溫哥華及本那比我都曾住過,也見到過很多這樣的人,我認為這次事件應該引起各級政府的關注。」
作為移民加拿大超過20年的「老移民」,張先生慨嘆:「在溫哥華唐人街也好,在素里也好,這種現象從我來了以後到現在一直沒有解決。如果政府能加大投入,重視這個事情,相信會逐漸好轉,但想要一下子杜絕比較難。」
不少市民其後跟隨移靈隊伍沿着吉爾伯路(Gilbert Rd.)右轉至河旁路前往喪禮場地列治文冬奧速滑館(Richmond Olympic Oval),馬路兩旁亦聚集了送別楊子信的人群,包括在附近工地工作的建築工人。有十多名市民一直跟隨移靈隊伍至位於Oval Way的速滑館停車場出入口。喪禮儀式進行期間,速滑館外仍有零星市民聚集等待,並在喪禮結束後拍攝騎警成員列隊送別靈車離開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