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巡禮:宗教文化 中西合璧之行
【明報專訊】佛教和基督教經過在地化和文化融合,流傳中國各地。嘉諾撒聖心書院中六級同學參加本地宗教之旅,參觀萬佛寺和道風山,從是次中西合璧之行,了解不同宗教文化。
行程一:沙田萬佛寺
踏上沙田萬佛寺途中,本港深度遊企業SPEC Culture and Travel的導賞員薛頌平先問同學的夢想和志向,有同學回答追求快樂;有人則想生活充實及有意義。薛頌平表示,建立萬佛寺的月溪法師在年少時已開始思考生命,月溪法師12歲時讀過晉代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對「古人云:『 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古人說:「死和生亦是大事啊。」怎能不悲痛!)一句感疑惑,開始思考生與死。他大學時修讀哲學,後來篤信佛學並決意出家,因他曾作佛家「燃指供佛」的儀式,又有「八指頭陀」的別稱。
月溪法師後來走遍湖南、浙江、廣東等二十多個內地省份傳道,1949年於港創建萬佛寺,花8年時間親自擔鐵運石,塑造過萬尊佛像以弘揚佛法。1965年月溪法師在香港圓寂(佛教用語,意解死亡,佛教徒解作悟道解脫)。佛家說法稱凡修行達到非凡境界者,死亡後肉身不會腐壞,更會呈金光色,又稱為肉身佛,月溪法師的金身現供奉於萬佛寺內。
月溪法師 1949年創建
導賞當日烈日當空,不少學生汗流浹背,但隨行的中文科老師陳承威認為,同學能從中體會到月溪法師修練時的艱辛,一嘗「苦行」的滋味。身為天主教徒的中六級學生馬嘉言甫見逾萬個佛像嘖嘖稱奇,她說她很少踏足寺廟,難以形容步入萬佛寺的震撼,又說旅程令她看到不同文化的色彩,並會嘗試以文化角度看待宗教。
■萬佛寺景點特色
萬佛寺依山而建,有五殿、四亭、一廊和一塔,寺內供奉1.2萬多尊佛像。
■價值觀checklist
˙接納
˙包容
˙樂於學習
˙尊重他人
˙開放
˙多元化
行程二:道風山
了解過佛教的「大千世界」,下一站轉至位於大圍的道風山基督教叢林了解西方宗教文化。道風山由挪威傳教士艾香德牧師(Rev. Karl Ludvig Reichelt)於1930年創立,道風山的「道」指上帝的話,而「風」寓意基督的靈像空中的風,從道風山吹到世界各地。
寓意「上帝的話吹到世界」
艾香德自小立志來華宣揚基督教,他曾到訪中國湖南省寧鄉市附近的佛寺參觀,並與佛教徒交流,因而引起他對佛教的興趣,萌生建立如佛教寺廟的基督教叢林以接待僧侶,互相交流。1927年國共內戰爆發,國民黨北伐軍攻佔南京,正在當地的艾香德牧師逃到上海避難,後搬到香港創立道風山。
道風山的標誌是十字蓮花,象徵基督教在中國生根成長的含意。為了讓佛教和道教徒熟悉道風山環境,艾香德邀請其建築師朋友艾術華規劃園林時參考中國傳統建築特色,模仿中國佛教寺院設計。道風山亦教授信徒廣彩瓷藝術,繪製以聖經故事為題材的瓷器,宣揚福音。
本身是基督教徒的中六級學生曾恩淋表示從沒想過不同文化會如此融合,她欣賞艾香德牧師堅守信仰之餘,更為當地人設想而放棄原有的西方基督教建築特色,令佛教徒更容易接受基督教的教義。
■道風山景點特色
道風山上的建築物雖然屬西方基督教,但建築風格具中國傳統特色。
■知識增益
佛教式基督教用語
佛教和基督教看似風馬牛不相及,艾香德牧師是如何向佛教徒傳教?原來他透過找出兩個宗教相似之處,令佛教徒明白基督教的教義,提高他們對基督教的興趣。他在1927年出版的《教務雜誌》中提出佛教用語和基督教用語對譯,如將基督教用語「大喜信息」翻譯為佛經用詞「皆大歡喜」、「上帝的國」譯為「一真法界」、「蒙主祝福」譯為「福增無量」等。
資料來源:SPEC Culture and Travel導賞員薛頌平、梁穎欣、黃雅儀、陳彩姿、蕭翠萍;道風山基督教叢林網站、萬佛寺網站
文:曾卓盈
圖:劉焌陶、SPEC Culture and Travel及受訪者提供
(本刊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公民學堂 第0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