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或已非緊急狀態 不斷變種何時結束仍未知
【明報專訊】儘管新冠疫情可能不再像過往一樣被視為全球性的緊急狀態,但鑑於具有高度傳染性的變種病毒可能導致未來疫情的爆發,同時醫療體系已不堪重負,疫情將在何時走到盡頭,仍是一個未知數。
世界衛生組織(WHO)新冠病毒技術領隊Maria Van Kerkhove醫生說:「世界上這麼多人,我們很多人如此迫切地希望疫情結束,但不幸的是,疫情並未結束,我們依然在疫情中,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從來沒有接近尾聲。」
她指出,圍繞着疫情結束的不確定性在於病毒本身,新冠病毒繼續迅速變異,世衛現在全球各地追蹤的Omicron變種病毒超過300種。她說:「病毒正在不斷演變,並且不可預測,我們不知道下一種變種病毒的特徵將是什麼。」
明尼蘇達大學傳染病研究和政策中心的流行病學家奧斯特霍姆(Michael Osterholm)說:「我們正在三幕戲劇的第二幕,在我們不知道下一幕是什麼時,你如何能宣布疫情結束?」
儘管疫情可能不會結束,但結束疫情緊急狀態依然在望。世衛曾在今年初啟動了一項雄心勃勃的計劃,採用諸如疫苗、抗病毒藥物和療法等工具,在今年年底結束每個國家的疫情緊急狀態。
世衛總幹事譚德塞(Tedros Ghebreyesus)在上周指疫情沒有結束。他說,持續的全球風險歸咎於疫苗接種方面存在的巨大缺口、監控減少、檢測的比例低以及變種病毒影響的不確定性,將嚴重影響是否宣布疫情緊急狀態結束的決定。
他說,全球各地已完成了127億劑疫苗的接種,但全世界有32%的人口尚未接種任何一劑疫苗。
渥太華大學的流行病學家Raywat Deonandan說,當新冠病毒在世界上很多地方普遍存在時,免疫力的衰退、新的變種病毒的出現以及防疫措施被取消,可改變這一情況。
他說:「與過往的疫情有所不同的是,過往是一種變種病毒為主導,現在看起來是多種變種病毒糾纏在一起來襲。」
他還指出,結束疫情的緊急狀態是一個政治定義,在分配新冠資源方面不得不這樣做,且社會願意承受一定水平的死亡和重症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