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10.10
    星期一

公民點對點:體壇盛事疫下難闖關

[2022.10.10] 發表
2011年香港國際龍舟邀請賽
2021年十公里錦標賽
2016年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
2017年香港世界桌球大師賽
2022年9月港足友賽緬甸

【明報專訊】防疫限制措施窒礙國際人員來港意願,亦提高大型體育活動舉辦門檻。

■取消舉辦

●世界龍舟錦標賽

原定2021年在港舉行的世界龍舟錦標賽因疫情延期,主辦單位原擬2023年8月再度在港舉行,但因本港防疫限制及檢疫措施,國際龍舟聯合會執委會2022年9月決定將2023年世界龍舟錦標賽改為在泰國舉辦。中國香港龍舟總會主席鍾志樂說理解聯合會的決定,因現時泰國已全面開放,而本港仍有檢疫限制及須閉環管理。

●十公里錦標賽

香港田徑總會2022年8月23日接獲政府通知,原定8月28日舉辦的新鴻基地產香港十公里錦標賽,活動人數連同工作人員以500為上限,田總8月24日宣布取消十公里錦標賽。香港田徑總會主席關祺稱,十公里錦標賽有逾千名參加者,認為僅讓部分人參加的做法不公道,乾脆取消比賽。

■預期/已舉辦

●七人欖球賽

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後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停辦,香港欖球總會2022年7月30日公布獲政府批准復辦賽事,將於11月4日至6日舉行。港府雖已公布入境檢疫隔離措施放寬至「0+3」,但欖總稱15支外隊與賽事工作人員抵港後均會進入隔離氣泡,直接入住指定酒店的單人房,每日做核酸檢測。各隊有專屬訓練場地,至離港前行程均由專車接送,若每隊有5名或以上球員確診,將自動退賽,在港接受隔離。

香港七欖入座上限為85%,逾3萬賽事門票有約一半已獲優先認購,其餘門票9月29日起於欖總官網公開發售,成人三日門票售1950元,兒童950元。觀眾入場須出示疫苗通行證,並遵守觀眾限聚令。場內暫定除了看台,其他地方亦只准飲不准食。

欖總行政總裁麥偉彬稱香港七欖已停辦兩年,重返世界系列賽賽程至關重要,在缺乏海外觀眾,以及昂貴的隔離氣泡等各項防疫開支下,難以估算賽事帶來的經濟收益,他說欖總自2020年七欖停辦後已損失2.5億元,裁走一半員工,故無法承受再次延期。

●桌球大師賽

香港世界桌球大師賽睽違5年再度舉辦,2022年10月6至9日在紅館上演。8名參賽球手包括世界排名前五位的奧蘇利雲、卓林普、沙比、尼爾羅拔臣、希堅斯,以及港隊代表傅家俊和吳安儀。香港桌球總會主席羅永聰承認防疫政策為籌辦賽事的最大挑戰,但在香港作賽對海外球手而言仍具吸引力,「5年前的賽事氣氛十分好,球迷的熱情成功打動這些球手。所有球手們得悉香港再辦賽事,還是感到雀躍」。

●港足友賽

港足在2019年11月19日的世界盃外圍賽後,直至2022年9月底再舉辦有球迷入場的主場比賽,於大球場迎戰緬甸隊。緬甸隊抵埗後留港期間須接受閉環式管理,以「點對點」形式由專車往返訓練場及酒店。賽事在12,264名入場球迷吶喊助威下悶和0:0。香港足球總會主席貝鈞奇透露,足總曾想邀請馬來西亞隊訪港友賽,但遲遲未能回覆訪港防疫安排,令對方「另有所約」。

■入境檢疫Q&A

Q:現時海外抵港者需接受什麼檢疫安排?

A:海外抵港者入境後毋須再在酒店隔離檢疫,但須接受醫學監察3天(0+3)。入境者抵港當日為第0天,會獲發「黃碼」,抵港首7日須隔日接受核酸檢測及每日做快速抗原測試。持「黃碼」者可外出上班上學,但不能進入餐廳等場所,而抵港第3日早上9時若前一日檢測陰性,「黃碼」會轉為「藍碼」,可進入食肆及酒吧。

Q:什麼是閉環管理措施?

A:閉環管理措施即海外入境者抵港後須乘坐專車點對點往返酒店和指定場地,且不能進入社區,從而減少與一般民眾的接觸,有助減低傳播風險。

■知識增益

啓德體育園

啟德體育園預期2023年落成,楊德強2021年11月於啟德體育園工地接受訪問,稱可容納5000名觀眾的公眾運動場落成後,幾乎所有時間為舉辦體育活動;至於可容納1萬名觀眾的室內運動場,規定要有逾半時間作體育運動;而主場館可容納5萬名觀眾,每年要有最少40個體育活動日,其餘時間可辦娛樂活動或音樂會。

楊德強說體育園落成後,以往在紅館作賽的大型體育盛事可轉到啟德體育園舉辦,有信心香港可辦更大規模體育項目、更高規格賽事,冀推動體育風氣,並藉體育盛事向國際推廣香港,吸引內地及海外旅客來港。

■模擬試題

顧問教師:陳志華

1a. 參考資料,指出一項窒礙本港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原因。(1分)

1b. 承上題,政府可推行什麼措施改善你於題(1a)中提及的問題?請提出一項加以說明。(2分)

2. 舉辦大型體育賽事對香港社會有多重要?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解釋你的答案。(6分)

■參考答案

1a. 香港政府的防疫限制措施是窒礙本港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的原因之一。

1b. 政府可推行閉環管理措施,以平衡防疫與舉辦國際賽事的需要。以國際七人欖球賽為例,根據資料,外國參賽隊伍抵港後須接受核酸檢測,然後直接前往酒店,並實施體育氣泡,球員可點對點由酒店前往指定場地訓練及比賽,在嚴格的閉環管理下,球員不能進入社區。閉環管理措施下,賽事職球員以指定交通工具來往酒店與球場,減低入境者與民眾接觸的可能,從而減少因入境者染疫而導致社區爆發的風險,運動員亦能如常訓練與比賽,有助提升他們參與賽事的意願。在閉環管理措施下,一方面比賽可以繼續舉行,另一方面社會感染風險減低。

2. ?軟實力

大型體育活動吸引不少外地旅客為觀賞賽事而訪港,如國際七人欖球賽過去吸引大批海外觀眾,是香港的重點旅遊活動,亦是亞洲的運動盛會。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有利本地體育盛事化,在全球化下增加國際影響力,長遠增加香港的軟實力。

?促進體育發展

根據資料,中國香港游泳總會會長王敏超稱,本地運動員需參加不同比賽汲取經驗。於香港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本地運動員可於主場作賽,參與比賽的成本(如:機票、食宿等)因在本地舉辦而大大減低,亦便利非全職運動員參與,有利促進本港體育發展。維港渡海泳、渣打香港馬拉松等大型賽事,每年有眾多市民參加,舉辦大型體育賽事亦增加公眾參與體育活動的機會,有助推廣體育,鼓勵大眾參與。

?促進經濟發展

舉辦大型體育賽事有利促進經濟發展。根據資料,香港欖球總會表示自2020年七欖停辦後,總會已損失2.5億元,可見舉辦大型體育活動的收益甚豐。除旅遊業外,舉辦大型體育賽事亦有利其他經濟活動發展,如飲食業、酒店業等,對社會發展甚為重要,有助提升生活素質。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智學公民 第036期]

更多教育
議題解碼:電動車,香港撻得着?
【明報專訊】電動車被視為減低碳排放方法之一,港府2021年3月公布《香港電動車普及化路線圖》,措施包括試驗電動公共交通工具及商用車、推動充電... 詳情
法治教育:終審法院
【明報專訊】終審法院是香港法庭制度內的最終上訴法院,主要就針對高等法院(上訴法庭及原訟法庭)的民事及刑事判決而提出的上訴,處理申請及聆訊。 ... 詳情
公民挑戰題
【明報專訊】■題目1 公共衛生與人類健康 資料:新聞撮要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發表首份以兒童為重點的氣候風險指... 詳情
焦點新聞
【明報專訊】■中俄合研國產客機已初步設計 中國按照國際民航規章自行研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919大型噴氣式民用飛機,9月13日從上海... 詳情
我的社區:蜘蛛俠的「真身」
【明報專訊】美國英雄漫畫角色蜘蛛俠真正身分是學生,他被蜘蛛咬傷後獲得蜘蛛的能力,成為超級英雄。蜘蛛有多厲害呢?香港的蜘蛛也同樣厲害嗎?圖中是...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