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4370億社會開支法案入直路
折衷方案說服民主黨「叛變」參議員
美國民主黨完成黨內協調,在原本反對的兩名議員轉向之下,上周六(6日)在參議院迅速開啟對《遏抑通脹法案》的辯論和表決,該法案被視為總統拜登《重建美好未來法案》的「濃縮版」。草案總涉4370億美元的社會開支,包括能源、保健及稅務3個主要方面(表)。拜登稱此足以為打工家庭帶來關鍵改變。草案在參議院只要有簡單多數贊成就能通過,預料本周便可交眾議院表決通過,待拜登簽署生效,可望為民主黨中期選舉注下強心針。
《遏抑通脹法案》(Inflation Reduction Act)被喻為拜登施政基石的法案。拜登競選時承諾推行社會、氣候範疇的重大改革,2021年1月底上任後不久便在參院提出原稱《重建美好未來法案》(Build Back Better Act)的大刀闊斧基建和經濟建設投資方案。但過去18個月因黨內不團結,即使草案幾番修訂,總金額亦由3.5萬億美元縮減至去年底提出的1.75萬億美元,仍幾近胎死腹中。
其一關鍵是來自以化石能源為重點經濟的西弗吉尼亞州民主黨聯邦參議員曼欽(Joe Manchin)反對。他指稱有關政策支出過高,恐將加劇通脹。直至今年7月27日,民主黨參院多數派領袖舒默與之宣布達成協議。另一阻擋法案的阿利桑那州民主黨聯邦參議員西內馬(Kyrsten Sinema)也在獲允刪除一項稅務條款後,上周四宣布讓步。
涉氣候保健稅務3範疇
新法案涉及氣候、保健、稅務一攬子措施,要點在以制定削減赤字措施對抗通脹;支出總額雖達4300億美元,但預計實施10年間可帶來逾7390億美元收益。其內容包括,將作出3700億美元(近3萬億港元)美國史上對潔淨能源的最巨額投資,向風力、太陽能、核能的生產商及用戶提供稅收抵免;640億美元用於保健、平抑藥價,首次授權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跟藥廠為胰島素等特定藥物議價、聯邦醫療保險計劃下的一年自費藥支出上限2000美元(約1.57萬港元);向一年盈利超過10億美元的企業徵收至少15%的公司稅,用以抵消聯邦赤字,另外堵塞稅網漏洞等。
助11月中期選舉選情
隨着11月中期選舉臨近,民主、共和兩黨皆圍繞通脹、汽油價格等議題,爭取選民支持。共和黨抨擊拜登政府這項政府計劃開支過大,將引發破紀錄通脹。共和黨參院少數派領袖麥康奈爾批評,「民主黨已通過通脹搶劫了美國家庭一趟」,如今又藉此「搶多一次」。不過多項民調顯示,民主黨這草案措施很得民心。其中路透社/Ipsos上周做的民調,約49%美國人支持此草案,規管藥價一項更贏得71%人支持,即使共和黨人也有68%支持。
《遏抑通脹法案》是政府支出草案,故民主黨能動用所謂「預算協調」(budget reconciliation)機制在參院打破僵局。所謂「協調」即在國會已通過的預算決議案(budget resolution)內容上就稅收和支出作修訂,而在參院(目前民主黨佔優勢),協調法案只需以簡單多數票通過。換言之,共和黨除了提出一堆修正案拖延時間「拉布」,幾乎無法阻撓。
上周六晚在民主、共和兩黨各掌50席的參議院,由民主黨副總統賀錦麗投下打破平局的一票,啟動20個小時的草案辯論。預計草案可於本周五(12日)獲眾議院通過,交拜登簽署生效。(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