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03.16
    星期三

生活關鍵詞:歷史上的忘年戀

[2022.03.16] 發表
200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中國科學院院士楊振寧(左),以82歲高齡娶當年28歲的翁帆(右),他們在海南三亞度蜜月。
「一樹梨花壓海棠」成為1962年一齣有關老少戀電影的港版譯名,故事講述中年男教授特別迷戀少女,為了一親芳澤甚至娶少女的寡母為妻,與自己的繼女發展不尋常關係。
美國導演活地阿倫(右)與宋儀(左)的戀情,雖非真正「父女戀」,而是無血緣關係的養父女,還是引來頗大爭議。
法國總統馬克龍(左)的妻子(右)是他高中時代的戲劇老師,擦出愛火花時,馬克龍才16歲,老師後來跟丈夫離婚,而跟他相戀、結婚。

【明報專訊】所謂「忘年戀」,字面解忘記年齡的戀愛,引伸為不拘年齡、地位差距的戀愛。今人崇尚自由戀愛,古人既要「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要門當戶對,那麼伴侶年齡又有限制嗎?歷史上不乏「老少配」的例子,有人娶自己的奶媽,甚至流傳至上世紀的「童養媳」傳統,亦顯示古代戀愛或婚姻倒不太受年齡限制。

古人通常幾歲開始談戀愛及結婚?答案是男十六、女十四即為適婚年齡,這由於古人認為早婚可防止淫邪私奔之事,男女雙方經媒人介紹而結合,才是合乎禮教。傳統亦認為早婚可減少寡婦孤兒,有助戶籍及國庫增長,促進社會發展。《唐會要》引述唐太宗如此解釋男女關係對國家的「實際」用途:「刺史縣令以下官人,若能婚姻及時,鰥寡數少,量準戶口增多,以進考第。」

// 身分重於年齡 /

平民尚且講求門當戶對,何况皇親貴胄?當皇親貴族找不到跟自己門第相當、年紀又相近的對象,身分還是更重要的考慮因素。就如朝鮮王朝第21代國王英祖繼妃貞純王后,是朝鮮歷代國王與王妃的婚姻中,年齡差距最大的一對。當時,英祖因嫡妃貞聖王后逝世,而要冊封新王妃,發「揀擇令」選妃,最後時年66歲的英祖選了只有15歲的金氏為王妃,甚至比他的兒子莊獻世子還要年輕10年。由於年齡差距太大,丈夫駕崩時她還年輕,後來年輕皇帝即位時,她升為大王大妃,垂簾聽政,對朝政影響甚大。

因為兒子患病,所以想多生一個健全的,這原因在現代人來說合理嗎?為什麼?古代的婚姻重視繼後香燈,如未能得子,或者所生之子身體不健全,或會透過再婚娶個年輕女子傳宗接代,這就是萬世師表孔子的出身。《孔子家語.本姓解》記載,孔子的父親叔梁紇,已有9個女兒及一個有腿疾的兒子,72歲時與18歲的顏徵結合,生下孔子,孔子才3歲他就去世了。那時,顏徵在還擔心叔梁紇年紀太大,怕他「有心無力」,特地前去尼丘山祈求生子,還把山的名字化作兒子名字,名丘字仲尼。

// 奶媽褓姆是未來妻子 /

男老女少可不是必然,老妻少夫亦不乏例子,有人甚至會迎娶自己的奶媽或褓姆。如明憲宗把從小照顧他的宮女萬貞兒納為貴妃,是為「萬貴妃」。據說她「豐豔有肌」,風韻猶存,即使比憲宗年長十多年,還是甚得寵愛,往往令他「每顧之輒為色飛」,可見魅力非凡,憲宗甚至為了她廢掉皇后吳氏。在幾近同年代的日本,室町幕府第八代征夷大將軍足利義政,亦納自己的奶媽今參局為妾。

來到近代,「童養媳」亦非新鮮事,至約1970年代才逐漸消失。童養媳指較貧困的家庭因無力撫養孩子,把未成年的女孩送贈或賣到較富裕的家庭,由對方撫養成人,女孩長大後與該家庭的兒子完婚;有普通家庭為了節省日後兒子娶妻的費用,而提早買「童養媳」,既可幫忙照顧「未婚夫」,日後亦可有媳婦。本身沒有子嗣的家庭,也會先娶媳婦作為「等郎妹」,祈求得子以結合。

// 一樹梨花壓海棠 /

前述的「忘年戀」,有些因情感而結合,部分純為婚姻關係。古時詩人忘年戀的故事仍為世人傳誦,其中以唐代詩人杜牧和宋代詩人張先最為著名,前者一見鍾情後浪漫守候十多載,後者近八旬才娶十八歲小妾。

相傳詩人杜牧遊湖州時,見風光明媚,時任刺史向他引薦一群名妓,他都看不上眼,惟於人群中看見一個國色天香的少女,不顧唐突前去認識,嚇倒了她和同行的母親。杜牧還即場提親,其母拒絕,他便指自己10年後加官進爵必定迎娶,請少女等他。14年後,杜牧名成利就後回到湖州,打算迎娶當時一見鍾情的少女,豈料她已嫁作人妻,還是三子之母。為此,他寫下〈悵詩〉一詩表達悔恨,「自是尋春去校遲,不須惆悵怨芳時。狂風落盡深紅色,綠葉成陰子滿枝」。杜牧以花喻人,太遲才去尋訪春色,以致狂風催花,花落結子,暗喻自己錯過與少女的緣分。

陌路人無端前來向你提親,想來不止唐突,是恐怖吧?那麼風流詩人的故事又如何?宋代詩人張先從來不乏女伴,是個風流才子,於80歲高齡迎娶年僅18歲的小妾,相傳小妾為他生下兩子兩女,他為此自豪,還寫下詩句「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髮。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二人年齡相差一花甲,即60年。有說其友人蘇軾曾作〈戲贈張先〉調侃,出處雖不可考,但詩中某句廣為傳誦:「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髮對紅妝。鴛鴦被裏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當中末句的梨花借代老翁的滿頭白髮,與少女嬌艷的海棠花作對比。

// 現代師生戀不倫戀 /

來到現今社會,愛情雖不分年齡,忘年戀還是娛樂新聞的永恆話題。坊間較具爭議或較注目的戀情關係,通常不乏師生戀、不倫戀等,如法國總統馬克龍與高中戲劇老師結婚,相戀時老師還是有夫之婦;美國導演活地阿倫(Woody Allen)戀上年輕35歲的養女宋儀,後來二人結成夫婦,戀情由當時的女友、宋儀的養母揭發。你會用怎樣的態度,面對世間千百種戀愛關係?

文:鄒靖儀

圖: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本刊刊出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語文同樂 第564期]

更多教育
時事中文:殮房爆滿
【明報專訊】第五波疫情下,除了病房不足,殮房的可用空間也不夠,安排混亂,不勝負荷,染疫者遺體甚至要存放在急症室內。多所醫院及殮房增設冷藏貨櫃... 詳情
文言滿fun:錢作怪
【明報專訊】確實,錢可以買很多東西,更能一下子掀起巨浪,讓感情的小船擱淺。為了錢,有人什麼髒活都肯做,對人點頭哈腰、乞憐搖尾,作了多少謊話,... 詳情
視聽之娛:冰天絕地 求生記
【明報專訊】第五波疫情仍未消退,截至3月上旬,每日確診人數曾逾5萬。「破疫」前景暫時未明,不如先放下令人心煩的疫情消息,抽一兩小時跳進光影世... 詳情
字煮文化:坐在爐邊想吃鍋
【明報專訊】氣溫下降時,寒風吹來,適宜燒烤,看着炭燃火燒,圍爐暖氣充盈,身心都有一種舒泰。燒烤用炭,筆者除了想起和牛、鰻魚,腦海忽然閃過的是... 詳情
微故事:重逢
【明報專訊】林雯終於順利通過實習,當上了社工。這天,她捧着職員證,想起了這一路的不容易。那時,剛剛移民到港的她英文並不好,文憑試成績未如理想...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21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Vancouver Chinese Newspaper

5368 Parkwood Place, Richmond B.C. V6V 2N1 | Tel.: (604) 231-8998 | Fax: (604) 231-9881/9884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604) 231-8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