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政府建屋慢 團結基金倡設賞罰制
【明報專訊】公屋輪候時間屢見新高,房屋長期供不應求,團結香港基金批評,目前各政府部門無設立以增加土地及房屋供應為目標的量化績效指標,令公務員失去積極工作動力,多個公營房屋項目延誤落成,建議政府仿效韓國及新加坡,推行公務員賞罰制度,表現好的可獲花紅。
團結香港基金翻查過去8次年度更新的5年公營房屋建屋量預測,平均延誤項目數目達8.9個,2020/21年度至2024/25年度的5年期公營房屋建屋量中,有11個項目延誤,涉及逾2萬個單位。團結香港基金土地及房屋研究主管葉文祺認為,公營房屋延誤已陷入惡性循環,但當局未有公布延誤原因,相關官員毋須問責,導致無誘因改善問題。
葉又指出,政府應加快公營房屋項目在區議會諮詢階段的過程,並釐清區議會的諮詢功能,以專業判斷「適當採納意見」。他以大埔頌雅西路項目為例,項目2014年首次在大埔區議會提出,分區計劃大綱圖2015年獲批,原定2018年動工,但2014至2021年間,項目經多次修改仍未滿足區議會要求,料延至2030年才落成。
基金又建議,填海工程及上蓋發展部分的法定規劃程序可同步進行,拆分為多期發展的大型發展,應可同步展開各期數的詳細設計及收地工作。至於北部都會區和明日大嶼的發展,基金認為現時缺乏高層督導,統籌工作不到位,建議成立專責部門領導兩項發展,亦要探討合適的土地儲備機制。